第1643章(2 / 2)

如果打上“雲裳香坊”幾個字,那顧家商號的名聲就能隨着冊子傳遍四方,甚至流向列國。

冊子是由北宣部出的,這就相當於給商號加了一層官印。往後誰還想刁難,那就得看他是不是想造反。

時雲起自從坐上了北宣部尚書的位置,就學精了,懂精打細算,舉一反三,“那不如咱們時魏兩家的皇商也出十萬兩吧。”

如此一來,“明玉安瓷”幾個字也能打在扉頁上。

兩家皇商都上冊了,明家不上冊不好吧?

時雲起立刻遣人把明家人請過來,說了一下想法。

明家當即表示,十萬兩銀子明日就能入北宣部的賬冊。

皇商四家入了三家,抱團不好吧?把人家匯州盛家撇一邊,顯然不合適。

做事還是要一碗水端平,方顯為官者正道。時雲起次日一回北宣部,就派人去請盛家駐京城的負責人商議。

其實不用多說什麼,盛家都會出銀子。畢竟皇商頭銜落他們頭上實屬意外。

但時雲起還是耐心地跟盛家人說了北宣部的難處,又耐心地跟他們解釋,這個所謂“冠名費”到底是怎麼來的。

他若跟普通百姓說幾個字要花十萬兩銀子,人家肯定說他坑錢。

但他跟皇商談這件事,直喜得盛家人連夜奉上十萬兩,生怕掉了隊。

“冠名”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皇商之所以區別於尋常商賈,蓋因與朝廷相連。

如今朝廷欲收復失地,皇商自當鼎力相助。此番作為之後,過三年再選皇商,盛家商號大抵仍可上榜。

那能是十萬兩銀子的事兒?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