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2 / 2)

太后嫌他家底太薄,帝黨又看不上他才能平庸。每逢大朝會,池老爺穿着那身褪色的官服,總要被擠到最末一排的角落裡。

“清塵計劃”血洗朝堂那陣,池家反倒因禍得福。

那些被牽連的重臣空出的要職,自然輪不到池老太爺這個湊數的。倒是他這份閑差沒人看得上,活像只千年王八的龜殼,陰差陽錯護着他躲過了那場大清洗。

如今每日依舊雷打不動地去衙門點卯,領着那點塞牙縫都不夠的俸祿,成了六部衙門裡一道奇景。

人人都知池大人是塊“活牌位”,可誰也說不上他究竟管些什麼。

他那幾個兒孫更是青出於藍,連科舉的邊都摸不着,全靠着祖傳的那點子鑽營本事混日子。

池二爺在太常寺掛了個“協律郎”的虛銜,整日里跟着戲班子廝混。

池三爺更絕,不知走了什麼門路,竟在鴻臚寺撈了個“通事舍人”的閑職,專管番邦使節入京時的車馬調度——說白了就是個帶路的。

偏生這父子幾人還自視甚高,每逢宴飲必要吹噓祖上爵位。

有回醉酒後,池老太爺竟拍着桌子說自家是“潛龍在淵”,惹得同僚們暗笑不已。這話傳到御史耳朵里,第二日就有人上摺子彈劾,嚇得他三個月沒敢去衙門應卯。

要說池家完全沒出過像樣的人才,那也不盡然。

池越和池霜的爹,也就是池老太爺的長子池奕卿,當年可是實打實的進士出身,二甲第十七名,是池家近百年來唯一一個憑真才實學考取功名的人。

池奕卿生得眉目如畫,又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時,連先帝都曾贊他“風骨清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