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無論時雲起如何挽留,時成逸一家子都要搬出侯府去住了。
兩個老的一走,建安侯府原本該時成逸他們這代扛起來。
但時成逸自覺能力有限,且因着時安心惹下那件大禍,差點傾覆整個時族,他又自請降職拖了侯府的後腿。
他想,他是不夠資格做這個世子的。
當然,他不夠格,也輪不到時成軒那蠢的。
三弟四弟乃庶出,無法扛起重任。
說白了,時成逸盯上了時雲起的才能和胸襟,覺得他比自己更能把建安侯府帶向輝煌。
一個家族的興盛,雖然不是靠一個人就能起來,但站在頂端的那個人,必定得是個有能力有胸懷的人。
若是當家人都跟他父親時慶祥一個鬼樣子,早晚都是衰敗破落的命。
離開侯府的時候,於素君拿出另一本賬冊,把當初時安夏為時成逸賑災謀官所得的賞賜,全都一樣不留交給了時雲起。
這就是時雲起接手侯府後的第一批財富底蘊。
御賜之物雖不能換銀子用,但任何一個世家,這種東西越多,家底兒就越顯得豐厚。
唐楚君皺着眉頭,十分不贊同,“你們搬出去做什麼?這大的侯府裝不下你們一家是怎的?起兒又不是容不下。”
於素君道,“既是分家,那必得有分家的樣子。楚君姐姐放心,往後起哥兒只要招呼一聲,我們必都回來團聚。”
分家是她提出來的,如今三弟四弟都出去住了,沒道理她夫君把世子的位置給了起哥兒,一家又全賴着不走。
人有時候得有分寸感和邊界感,還要有自知之明。
如此,友人,家人,關係才能維持得長長久久。
唐楚君自己也是要搬出去居住的人,倒也不好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