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三長兩短!往事歷歷在目。
當年的太傅吳賢文早已是梁國大儒。面對先帝殘暴不仁,他痛心疾首,選擇歸隱。
後來先帝駕崩,他應內閣首輔王易的幾經邀約,才答應出山做小皇帝的太傅。
那日他從煙雨中行來,滿身濕意,在武梁殿躲雨。
兩個少年匆匆往文梁殿而去,並未瞧見他正站在檐下深紅的圓柱后。
他正要開口,卻聽一個穿着龍袍的少年說,“皇上,臣又從父親書房裡偷得一本書叫《疑雲奇嶺》,您一會兒趁着太傅沒來趕緊看,臣給您望風。若太傅來了,臣就在窗上敲三長兩短提醒您。”
另一個身着常服的少年哈哈大笑,“卿最機靈,深懂朕心。”
從那時起,吳賢文就發現這君臣二人喜互換衣裳,迷惑常人。甚至秦勉偶爾還穿着龍袍代替恆帝上朝,而恆帝則躲在桌子底下悄悄看民間的話本子。
後來,吳賢文每每疾步行走入文梁殿上課時,常聽窗上“三長兩短”的聲音,暗自笑嘆少年的天真爛漫,並未揭穿。
只要恆帝把該學的學好,多看些雜書倒也未嘗不可。
有時恆帝問他,“太傅,我梁國的百姓真過得這般悲苦嗎?”
吳賢文不忍告訴他先帝不仁,搞得民不聊生,只含糊其辭答道,“哪裡都有百姓安居樂業,哪裡都有百姓水深火熱。皇上勿須掛懷。皇上現在只需好好念書,長大了才能真正接管朝政,為天下百姓謀福利。”
恆帝小小的人兒便是立下雄心壯志,“朕要讓天下百姓都過上安定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