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裡暖暖的陽光透過窗欞上的方格子,一縷縷照射進來,大殿裡所用的家具是一水的紫檀木製成的,龍頭扶手的木椅做工精細,扶手上的兩個龍首仿佛正在吐雲吐霧一樣。博山爐裡焚著藏香,那香氣濃烈,我不大喜歡,這是塞外獨有的香,從前浴凰宮裡常常點著,聞久了覺著頭暈目眩。
養心殿遠離後宮,這裡十分清淨,多寶格裡放著無數的書籍,這樣的氛圍倒讓我覺得心情自在舒適。
我柔聲細語地道:“臣妾當日是打十裡莊經過的,多羅將軍的名號也有耳聞。當日因為趕路所以並未得見。”
皇帝問道:“這就對了,十裡莊是江南去往塞外的必經之地,算算你們是該路過的,那裡也屬大金的管製,百姓生活怎樣?”
心裡正躊躇著,到底該不該對他提及十裡莊的慘景呢?也許那是皇上授意的,一直以來剃發是皇族最在意的,在我看來不剃發便剃頭的做法有些殘酷,但是皇權的擁有者也許並不這樣認為。所以隻好三緘其口,撿著無關緊要的說些,大多是人情、事故的介紹。
皇帝似有不信,接著問道:“多羅福的人是出了名的剛勇之師,大金最初入關攻占十裡莊的時候,也曾大舉圈地剃發的製度。京城尚且不從者眾多,而鎮南將軍駐地並沒有阻礙,想必有些手段。”
這一聽才知曉皇帝對多羅福的殘酷做法並不知情,原本還在奇怪何以大金入關之初都沒有大肆屠城,反而到了十裡莊這樣的偏僻之地有這樣的慘案,原本以為是聖上授意,現在看原來隻是那多羅福的胡作非為罷了。
數百人的性命,無數家庭的血淚,若我還隻字不提實在愧對江南的父老親裡,便隻好將親眼所見的實情慘狀一一告知,十裡莊兩麵城牆上的數百顆頭顱,無數的殘軀,血流成河的城門口,以及戰戰兢兢地百姓,還有那囂張的士兵。
聽得軒轅天佑一語不發,陽關照著他烏黑纏著黃絛的辮子,我補充道:“那一幕若不是皇上問起臣妾實是不願意提起的。隻是想著皇上原本是寬厚仁德的明君,原想著廢除舊製,以求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
然百姓並不得知皇上的恩德,隻以為大金將士的暴行是源自皇上的意思,可謂是辜負了皇上的仁政。臣妾既知道外麵的實情,便不能隱瞞皇上。”
啪嗒一聲,皇帝手裡的折扇掉落在地上,他癡癡地看著遠方道:“數百顆人頭懸於城門之上,朕統領八旗將士,戰場上殺敵無數,自負的鐵蹄踏平了無數敵人的城池,可如今他們所殺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這些百姓原本該是我大金的子民啊。剃發勢在必行,即便是不從者殺,也無需殘忍至此,朕以為以仁德治天下能上行下效的,豈知到了下麵就變了味道!打著大金的旗號,濫殺無辜!”
軒轅天佑的嗓門提高了八度,我慌忙地跪倒:“臣妾失言了,惹皇上動氣,求皇上息怒啊。往事已經發生了,也無法改變,隻看今後就是,想必多羅將軍也是為了大金的統治和皇上的龍顏,隻是方法不當而已,但出發點也是好的。如今朝廷才入關幾年,南邊叛軍還在異動,現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還求皇上看在多羅將軍一家為國效力的份上不要動氣了吧。”
他皺著眉頭,緊緊閉著雙目道:“也罷!你再對朕說說民間可有什麼關於朕和朝廷的說法,好的壞的,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
軒轅天佑是一個難得的明君,他迫切的希望得知自己在百姓心中的樣子,因為他十分在意,由此可見他的善良與賢明。
在從塞外進京的路上多半聽到的是怨聲,原本萬朝的百姓就對改朝換代充滿了抵觸感,加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體之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到了大金便要剃發才行,且大金入關後將士燒殺搶掠,圈地霸田,百姓過得日子還不如前,許多人流離失所,丟了性命。
就連我也一度以為皇帝是個殘暴恐怖的殺人惡魔。直到入宮後幾番接觸才慢慢改觀了,可見皇帝也有無法左右的事情,那便是人心。
為了不讓他感到過分挫敗,五分真話五分假話,哄著他說了許多,聽到讚揚他的地方便大感欣慰,還對我講述起他的治國之道與偉大構想。
我雖然不懂政事,更不懂兵家之事,隻不過他說的淺顯,也能大致領悟。“朕第一步便是要圍剿叛軍,之後便要推行仁政,減少賦稅,放寬逃人律,停止圈地。
往後還要恢複前朝的科舉,讓有誌之士能夠為國效率。打破滿軍的諸多優待,施行滿漢一家。重視農耕,將滿人的畜牧本領與漢人的農耕結合起來。接著便要平定塞外的紛爭,讓百姓過上太平盛世。為官者要清廉為國,為商者沒有偷斤短兩,世間再無窮凶極惡的賊人,家家夜不閉戶。”
他無限憧憬地暢想著。接著又道:“朕還要以孝道治天下,讓百姓都孝親,老者可以有所依。人人都有惻隱之心,那麼路上再無餓殍。”
“皇上的想法很好。”心裡想著若達到這樣的盛世恐怕軒轅天佑得到暮年了。天下再無賊人,路上沒有凍死餓死的人,這樣完美的幻想隻存在於人們的理想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