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20 字 1個月前

第445章

不過,接下來朱由崧進行的坩堝鍊鋼就牽扯到了朱由崧比較多的心力了。

須知道,眼下大明境內只有所謂的灌鋼法,沒人相信可以直接在高爐里把鐵水煉成精鋼的,而朱由崧又沒有詳細的原料配比,所以,到底用多少焦炭,多少鐵錠都是通過廣泛的實驗才能得出結果來。

另外就是,工匠們目前還是只憑往日的經驗做事,並沒有養成看溫度計及做實驗記錄的習慣,非得朱由崧親自盯着,並示範過幾遍后、留下幾個伴讀監督后,才初步改變工匠們的工作流程。

好在,朱由崧的努力很快見效了,雖然第一和第二的實驗都以失敗告終,但第三次,第四次實驗都順利的直接練出了鋼錠,讓除了朱由崧以外的所有參與者都驚呼不已。

但朱由崧並不滿意,因為他無法測量鋼鐵的金相,也無從了解鋼鐵的耐磨耐腐蝕程度,甚至連是不是高碳鋼都不知道,更無法觀察鋼鐵內部的氣泡氣孔,完全就是瞎貓遇到死老鼠的狀態,只能說是勉強可以一用。

其實,這也是朱由崧對自己要求過高了,事實上,這個時代能有熟鐵就很不錯了,至於鋼,那完全就是奢侈品,更不可能大規模應用的,朱由崧已經掌握了至關緊要的某種代差了。

“看懂了沒有?”朱由崧問趙山道。“看懂了,你就留在這繼續督促工匠們調整配比,儘可能的找出用料最少,出鋼最多的合適比例。”

趙山應道:“奴婢明白該怎麼做了。”

“另外接下來還要在澆鑄鋼鐵件上,下些功夫,以確保一次器件一次成型。”朱由崧繼續交代着。“等差不多了,就開始擴大生產,明年我要年出鐵三十萬斤、出鋼十萬斤。”

朱由崧設想的規模並不大,這主要是因為,河南這邊的生產只是某種掩護,最終還是放棄的,所以想要真正擴大生產,還要放在徐州那邊,等天下大亂之後。

朱由崧正說著,李諳走了過來:“小王爺,何醴找過來了。”

“何醴?他來這裡幹什麼?”話雖如此,朱由崧還是何醴出現在自己面前。“說罷,藍毬聯合會出什麼事了?”

“小王爺明鑒。”何醴彙報道。“今年藍毬的收入一下子降了不少,各家理事都有些心慌,想問問小王爺,這賭毬還能做下去嗎?”

朱由崧苦笑道:“這都要問我,我又去問誰呢?”

朱由崧目前當然已經不在乎賭毬的那些收入了,但賭毬盈利跟《毬報》獲得的資源也有關係,朱由崧到底是無法割捨的,所以,苦笑之後,朱由崧還是回答道:“你去告訴他們,沒有賭毬的時候,日子是不是一樣過,再說了,雖然眼下利益的確比之前少了,但我們不是做一次性生意的,細水長流懂不懂,讓他們目光放遠一點,這生意至少還能做十年。”

何醴忙不迭的應道:“是,我這就把小王爺的話轉告各家······”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