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西元十五世紀之後,由歐洲人所開創的東方航海路線日漸頻繁,至西元十六世紀中葉,西班牙人已據有菲律賓之呂宋島,而葡萄牙人則通過矇騙的手段控制了中國的澳門。
1590年代初,日本基本實現了統一,新生的豐臣氏政權把擴張的目光投向了海外,於是便在策劃侵略朝鮮的同時,也有了進佔台灣的策議,但豐臣政權的此項舉動立刻引起了西班牙方面的高度關切。
西班牙菲律賓殖民地高層認為,日本佔領台灣只是過渡性的策略,未來必然對菲律賓產生佔據的想法,因此為了防止日本產生得隴望蜀的可能,菲律賓殖民地方面便開始產生了提前佔據台灣,籍此阻擋日本擴張的設想。
西元1593年,即西班牙人佔領菲律賓群島后的第29年,時任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的Pedro·de·Rojas派令Don·Fuan·Zamndio上尉率領帆船SanFlipe號等三艘,由馬尼拉港口北進,結果,船隊在經過巴士海峽時遭遇了大風浪,三船中沉沒一艘,另二艘嚴重破損,所以不得不折返回了馬尼拉,由此,西班牙人對台灣島的圖謀算是暫時落空了。
西元1596年7月8日,時任菲律賓總督的Dasmarinas上書西班牙國王,建議佔據台灣全島以制敵先機,並用以維護中國、菲律賓之間的貿易。
西元1597年5月19日,代理菲律賓總督的Don·Fuan·Zamndio上尉再次致信西班牙國王,告知希望能在日本人企圖佔領艾爾摩莎島(當時西班牙人稱呼台灣為Hermosa,系因為葡萄牙語Hormosa的西班牙語轉音)前,先行一步予以佔領,並要求增援人員及調撥武器,此外,Don·Fuan·Zamndio上尉還提議國王派遣一名使節前往日本,與日本豐臣氏政權確認台灣島的歸屬。
西元1597年6月19日正式接任菲律賓總督的Francisco·Tell向西班牙在新西班牙(墨西哥)的副王去信----菲律賓隸屬於新西班牙副王管區----談到日本企圖佔領艾爾摩莎島,並將攻打馬尼拉,並因此請求秘魯方面給予所需的援助及補給。
西元1608年,西班牙道明會傳教士Bartolome·Martinez以通訊使節的身份前往廣州,在廣州這位傳教士向中國海商發出警告,稱所有前往馬尼拉的船隻,都可能會遭到荷蘭船隻攻擊。
當這位傳教士離開廣州返回馬尼拉的時候,卻遇到了船難,然後一路漂到了台灣島。
在台灣島,這位傳教士不但繪製了台灣的地形草圖,而且還認識到,台灣是進入中國的最近的跳板,因此,這位教士安全回到馬尼拉后,便極力鼓吹佔領艾爾摩莎島的益處。
只是,此時豐臣秀吉已經過世,豐臣氏政權也在德川家康的篡奪下完蛋了,日本新的統治者德川幕府,對國外沒有興趣,已經打消了進佔台灣的念頭,日本與西班牙所屬的菲律賓之間的關係也因此稍趨緩和,菲律賓的危機宣告解除,沒有了迫切的需要,西班牙的侵台計劃也因此再一次停擺了。
但此時,來到東亞和東南亞海域,正積極展開與中日貿易的荷蘭人卻意外的從截停的西班牙船隻中得到了西班牙意圖奪取台灣島的消息,於是荷蘭人便當機立斷,決定率先奪取台灣島的南部地區。
然而,相比缺乏貿易資源的台灣南部地區,荷蘭人顯然更看好澎湖列島的區位優勢,所以,荷蘭人便在天啟二年奪取了澎湖列島,並因此與大明展開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海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