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1 / 1)

第1053章

天啟年間的大明,雖然國力衰弱,但也不是荷蘭人用幾搜小型蓋倫船和幾百雜兵能征服的,所以,荷蘭人儘管在澎湖堅持了兩年多,但最終還是被明軍擊敗和驅逐。

明白自己無力跟大明對抗的荷蘭殖民者終於醒悟過來,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轉向了台灣南部地區----有一種說法是,當時福建方面與荷蘭人達成了在台灣南部貿易的秘密協定,所以荷蘭人才把視線投向位於台窩灣的安平一線的。

隨着荷蘭人在台南的行動,馬尼拉當局才恍然大悟,於是,為了避免荷蘭阻撓西班牙與中、日之間貿易,時任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的Fernando·de·Silva決議派遣船隻遠征台灣。

西元1626年5月,距離荷蘭人據台二年之後,十二隻西班牙帆船,由提督AntqnioCarenio,舵手PedroMartin引率自呂宋北端之Aparie港口出發,啟程開赴台灣。

由於,此時荷蘭人已佔領南台灣西海岸,故為了避免荷蘭人查覺自己的目的,西班牙船隊並沒有沿着台灣西海岸行動,也沒有從海峽中線穿過,而是轉變航程,一路沿台灣東岸岸探索。

航行的第三天,西班牙人發現了台灣的東北角,遂命名Santiago(三貂角)。

隨即,通過Santiago的西班牙人沿着海岸線一路行駛,遂于于西苑1626年5月10日,佔領了社寮島,以為根據地,命名San·Sarvador,隨即西班牙人把社寮島對岸的港灣命名為San·Tisima·Trinidat,即至聖三位一體的意思,並稱呼港灣岸邊的土人部落為Parian(原意是中國居民,但實際是誤認);隨後,西班牙船隊不再西進,而是卸下隨行人員和相應的物資,開始在社寮島海岸建立炮台、天主教堂和居留點。

西班牙人在社寮島的行動並未逃過寧虎的眼睛,這不,寧虎麾下的夜不收們很快就向寧虎報告了自己的發現:“你的消息確實嗎?”

“千真萬確,我還悄悄潛到海灣邊看過呢!”

寧虎皺起了眉頭:“確認有十二隻大船嗎?”

“這倒沒有看見!”手下解釋道。“我得到信過去看的時候,就只剩下兩隻船了,然後這兩隻船也走了,所謂十二隻船的消息,是跟我親善的熟番說的。”

說是熟番,但基隆灣那邊的土人中實際是有相當一部分是被保民團從淡水河流域驅逐過去的,因此很敵視外人,只不過是被保民團打怕了,所以才對保民團的夜不收們和顏悅色的。

“知道!”寧虎吩咐道。“你跟我來,我們一起去向王公公報告······”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