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88 字 1個月前

第1109章

民科軍事專家對此辯稱是因為後金有“焚燒自方屍體的慣例”,天知道后金兵是如何做到在幾萬明軍和紅夷大炮的鼻子下面,把雙方上萬具攪在一堆的屍體辨認分開,然後從容不迫一具具擺上柴火堆,再花上一兩天時間燒掉的。

其實穿幫的還有明軍的傷亡數字,擊傷后金諸多將領的空前大戰後,領餉的兵員卻沒減少多少,怎麼也湊不出“大戰三、小戰二十五”應有的數千乃至數萬的傷亡人數,乃至於真正慘烈的笊籬山之戰也就只“傷亡60餘人”。

是的,被幾萬后金軍團團圍住、明軍兩員主將都受傷的激戰,總共只損失了60多人就衝出來了,明軍即便不算高達也是蘭博,可這等強兵怎麼就沒把后金軍給消滅或者擊敗呢?

莫不是,后金軍都駕駛着殲星艦來了的?

而就在寧錦大戰“如火如荼”之際,毛文龍正帶着他的那些如同乞丐的東江兵深入后金老巢赫圖阿拉一帶大搞“三光政策”起來,而留守的后金軍居然學起關寧明軍,“據城不出”,任由東江兵大肆擄掠,那是不是說,毛文龍的兵還不止駕駛了殲星艦了?

但不管怎麼說,在各種因素的累積下----譬如毛文龍的牽制,譬如天氣逐漸炎熱,后金軍不適應,又譬如,出兵朝鮮的八旗兵在連場大戰後的疲憊等等----阿巴海不得不顏面盡失的結束了對寧遠和錦州的圍攻,撤兵而去。

寧遠保住了,錦州保住了,所以,明知道寧錦大捷灌注了九成九的水分,但為了激勵軍民鬥志,明廷還是承認了所謂的勝利,但民科軍事專家卻是不能留了,所以天啟帝給他加了一級官階后,打發他回老家。

閹黨中堅的兵部署部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霍維華替他打抱不平,說什麼“撫臣袁崇煥置身危疆,六載於茲,老母妻子委為孤注,勞苦功高,應照例蔭錄······袁崇煥一人止予銜一級······其何以示公而服邊吏之心?乞皇上即以畀微臣之世蔭,量加一級以還崇煥······俾得以正卿歸里”。

可在天啟帝看來,民科軍事專家問題太多了----謊稱用間,其意在談款,欺君,當斬;派徐敷奏去挖毛文龍牆角,后又抗旨自行寬宥徐敷奏,當斬;在明確知道后金議和是假后,居然放后金使者方今鈉等人回去,當斬;不發一兵一卒救援東江和朝鮮,隔岸觀火,當斬;說好的戰則一城援一城,真開打了,又改口說不能增援,又是欺君,當斬;寧錦之戰一開打,就宣稱“錦州必破”,動搖軍心,當斬;說好的三城成,關外四百里金湯,結果還沒開打,掛了倆城,託付不效,當斬;等等等等,數不勝數。

所以哪怕是為了保證閹黨在朝堂上的政治威信,不明着處置民科軍事專家,但要想要為民科軍事專家多求政治榮譽,沒門!

因此,天啟帝在霍維華的奏疏批示道:“袁崇煥談款一節,所誤不小,朕不加譴責,尚著敘賚分明,念久在危疆、姑使相准耳。恩典出自朝廷,霍維華何得移蔭市德,好生不諳事體······”

就這樣,民科軍事專家被打發回老家了,然而錯有錯招,這卻讓他無意間與閹黨達成了切割,從而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但這種結果,對於大明來說,卻是一個更大的悲劇的開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