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不過,民科軍事專家其實沒有想到,由於趙率教等人堅守不降,他對明廷的敷衍了事,對錦州的見死不救,反而讓阿巴海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
彼時,后金以軍事手段攻擊錦州,結果卻不能輕易攻克;以政治手段議和,結果趙率教和紀用卻虛與委蛇;想誘使錦州守軍突圍,結果錦州守軍死也不挪屁股;想伏擊寧遠援軍,民科軍事專家根本就不敢救援。
也就是說,阿巴海的圖謀全部落空了,這就讓剛剛上位,下面一群人都不服的阿巴海有些坐立不寧了,不得已,阿巴海只好改變思路,正所謂山不就我,我去就山,既然寧遠的明軍不來救援錦州,錦州守軍也不敢輕易突圍,那后金就只能主動去進攻寧遠了。
天啟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也就是民科軍事專家向北京甩鍋的第二天,后金軍開始分兵了。
其中一路偏師,繼續留守錦州城外,挖掘干壕,包圍錦州城,籍此防止錦州守軍在關鍵時候突圍,並攻擊主力部隊的後方。
主力部隊則由阿巴海親自率領,開赴寧遠。
五月二十八日,后金兵抵達寧遠,民科軍事專家仍然是老辦法,“憑堅城以用大炮”,想堵門死守,但這次似乎老辦法遇到了新問題,寧遠城內的人馬太多了,光軍隊就有三萬五千人,連民壯不下十萬人,城牆上根本站不下,不得已,民科軍事專家只得打開向海的東門,派戰車營和騎兵出城列隊,整整齊齊的隊列一直延伸到海邊,看起來頗有一番聲勢。
可后金根本不懼出城作戰的明軍,阿巴海便明白無誤的跟左右說道:“昔皇考太祖攻寧遠,不克;今我攻錦州,又未克。似此野戰之兵,尚不能勝,其何以張我國威耶!”
言畢,阿巴海親率貝勒阿濟格與諸將、侍衛、護軍等向明軍沖陣,明軍車陣先垮,隨後雙方騎兵展開對決,戰鬥從早晨進行到了中午,在滿桂和尤世威等兩位總兵的帶領下,明兵死戰不退,后金軍傷亡“重大”。
此時,民科軍事專家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並命人從城上發紅夷大炮攻打,以至於“后金兵橫屍城外,屍填濠塹,后金貝勒濟爾哈朗、大貝勒代善第三子薩哈廉和第四子瓦克達俱受重傷”,至午,“奴以其三員驍將受傷,退兵,至雙樹堡駐營”。
然而詭異的是,明軍這邊除了滿桂和尤世威身負數創以外,遼東將門出身的將軍,各個都是毫髮無損,而“被受傷”的濟爾哈朗等人卻沒有一點受傷的意識,繼續在騎在馬上指揮打仗,真正是吹牛不上稅啊。
更妙的是,戰後民科軍事專家上《錦州報捷疏》言稱“大戰三次三捷,小戰二十五日,無日不戰”,可戰後統計戰果,如同寧遠一樣,斬獲后金兵的首級仍然只有兩三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