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崇禎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張春部4萬達軍越過小凌河,逼近大凌河城,隨即,張部在距大凌河城15里處時,與后金軍的打援部隊相遇。
張春為了扼制后金騎兵的衝擊,動用了許多偏廂車,這些偏廂車上都配有犀利的火器,所在雙方交戰的最初階段,八旗兵沖了幾次,都被明軍用火器逼了回去,阿巴海見狀便立刻採用了誘敵深入的戰術,一面放任明軍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一面又趁着明軍推進速度過緩而迅速調來了“烏真超哈”部隊。
正當后金軍調整戰場布局的時候,一看后金部隊退了,明軍總兵宋偉和吳襄二人都以為有便宜可撿,因此,兩人所部沒有跟着大部隊徐徐而進,反而是無腦的向著大凌河城方向一路衝殺,宋偉和吳襄兩人的部隊部隊往前這麼一衝,實際上就把明軍的兩翼直接暴露了出來。
注意到戰場上出現的新動向,阿巴海立刻命令己方騎兵部隊直接從兩翼切入明軍陣營,同時又命令已經到位的“烏真超哈”部隊用紅衣大炮對着突前的明軍騎兵一頓猛轟。
遭到數十門紅夷火炮集火的吳襄所部根本擋不住后金軍強大的火力,當即全軍潰退----一說是明軍沒有料到后金軍也有了如此犀利的紅夷炮隊,大受震撼,所以坑隊友的天賦技能又故態復萌了----吳襄部這麼一跑,剩下的宋偉所部亦是獨木難支,轉眼便被反擊而來的后金軍給擊敗了。
前面的宋偉和吳襄部隊潰敗,牽動了張春率領的明軍主力及輜重部隊的陣型。
張春一開始還想扼制潰逃,然而兵敗如山倒,他的努力毫無作用,最後連他自己也被卷進了敗退的大潮中,只得無可奈何的率着手下跟着大隊潰軍一起向後退卻,殊不知,后金軍一早已經在明軍撤退的路線上設下了伏兵,於是張春所部就此徹底陷入了后金軍四面圍攻之中,此時,早就無心抵抗的明軍們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則和他的三十餘名部將一起被后金軍俘獲,只有總兵吳襄和宋偉兩人率數十人僥倖逃歸錦州。
第四次增援大凌河失敗了,孫承宗也好,明廷也罷,再也無力如此浪費有限的兵力了,因此,此後就再也沒有能力向大凌河派送任何一支援軍了,所以,見明軍不再派人來送人頭,阿巴海便於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這兩天先後致書祖大壽、何可綱、張存仁等大凌河城內的明軍將領,勸其立刻投降。
但何可綱以阿敏屠戮永平四城為例,堅決認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死,倒不如不屈而餓死,餓死還能留下個忠烈的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