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1 / 1)

第1323章

不過,孔有德顯然還不知道大凌河守軍已經投降的事情,所以,並不想去救援遼鎮兵馬的他自出發后,沿途怠玩,行動異常緩慢,甚至還在鄒平莫名其妙停留了一個多月,最終在出發2個月後,才離開了山地境內。

崇禎四年閏十一月二十八日,孔有德部抵達直隸河間府吳橋后,突然叛變。

對於孔有德部的叛變,通常的說法是,孔部抵達吳橋后,補給中斷,孔部士兵因為飢餓,到吳橋鄉紳王象春家偷了雞狗食用,此事被王家追究,孔有德懲罰肇事士兵插箭穿耳游營,饑寒交迫的孔部因為憤怒,進而嘩變;叛變的軍士將王象春家焚燒殆盡,王家只有王象春之子幸免於難;闖下大禍的孔部在千總李應元及其父李九成的安排下脅迫孔有德謀反,孔有德無可奈何之下,只能被叛亂士兵所裹挾。

但這種說法根本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在孔有德部離開登萊之前,孫元化是給他們備足了糧食和冬衣的,正是因為孔有德在鄒平逗留不前,這才導致了孔部糧食耗盡;此外,孔部行軍時軍紀極壞,一路上不斷劫掠,名聲極差,所以,吳橋百姓這才閉門罷市,拒絕與孔部交易,於是導致了孔部出現饑寒交迫的現象。

而與孔有德部一樣接到開赴大凌河命令的王廷臣部因為中途沒有停留,也沒有沿途搶劫,所以在途經吳橋時,根本就沒有出現糧秣供應不足的問題,早早的開赴山海關一線了。

所以倒是李九成父子因為貪污揮霍購馬款項,自知難逃重刑,這才挑撥部下謀反的傳言才可能是實踐的真相,不過,李九成父子固然罪魁禍首,但孔有德本身的責任也是逃脫不了的----孔有德目無軍法,因為私怨故意延遲行軍速度,未必從一開始就沒有謀逆的想法,甚至其與李九成之間,很可能只是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雙簧戲而已----同樣也要被釘死在恥辱柱上的。

只是,關於吳橋之變的事實認定或可以暫時擱置一下,現在最要命的是孔有德部反了,這就給已經困頓不已的明廷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困難。

“孔有德反了?”朱由崧表情有些恍惚,是的,他忘了這一歷史事件了,這可是給大明朝棺材板上又加了一塊磚呢,但他不能泄露天機,所以,他只是問道。“臨清這邊會不會有威脅?”

王乾回應道:“目前沒有,據臨清報告,孔部是奔濟南登州而去,沒有往運河來!”

運河上可是有漕軍的,誰要是砸了他們吃飯的傢伙,他們可是要拚命的,所以,孔有德部也不想跟漕軍打了,而是轉頭向自己比較熟悉的登萊攻擊前進。

“讓臨清密切關注了,另外,孔部叛亂,山東也許會糜爛,要臨清和雲梯關做好收攏大量流民的準備。”

“是······”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