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70 字 1個月前

第1364章

崇禎六年三月初,明軍終於修繕好了被孔部所遺棄的原登萊水師的損毀船隻,並於三月初五抵達旅順灣,由於黃龍部一直監視着叛軍行動,因此在黃龍部的指點下,明軍水師決定先消滅雙島灣一線的毛承祿部----這主要是因為毛部人少,且很有可能隨時隨地就投虜了。

三月初七,明軍水師首先與毛承祿布置在宗島(海貓島)的曾祿部展開戰鬥,並擊沉了叛軍小船13隻,生擒了叛將方勝等17人,迫使得到情報的毛部繼續北逃,明軍隨後一路追擊,最終在墳門島(鳳鳴島)以西洋麵上追上毛部,一場大戰後,毛承祿及家屬、偽副將、偽參將等眾多叛軍被生擒,其等所搭乘的大船8隻並小船若干也被明軍繳獲了。

毛承祿被消滅后,明軍舟師立刻返回旅順補給,隨即向東攻擊停泊在三山島的孔部叛軍,孔部見大明舟師席捲而來,匆忙逃竄,結果滯留在三山島上的參將高成功等20餘名叛軍因為來不及逃跑,不得不成了明軍的俘虜。

三月二十四日,緊追不捨的明軍舟師在葫蘆島以西洋麵與叛軍發生大戰,並在東江鎮后營都司尚可喜的支援下,成功消滅了叛軍2艘大船及10艘小船,並俘獲了另外3艘小船及“叛人首惡”之一的陳光福(打開登州城門的叛軍內應)以下偽旗鼓、偽都司、偽守備、偽指揮等147名叛軍官兵。

三月二十九日,明軍再敗叛軍於大小王家島以東洋麵,擒獲偽副將蘇有功以下20餘名叛軍軍官及叛軍士兵一批,並同時擊沉叛軍大船1隻、小船11隻。

只是孔有德部雖然屢戰屢敗,但始終有來自東江鎮的毛文龍舊部受孔部的金錢誘惑,攜帶糧食船隻投靠孔有德,這才使其部能在明軍的進剿下得以苟延殘喘,繼續頑抗。

四月初五,明軍於鴨綠江口卓山一帶附近再次擊敗孔有德部,此戰中,明軍生擒叛軍都司高顯陽以下36人,俘獲小船3隻,並打沉了裝載有孔有德家眷的船隻,迫使孔有德部不得不丟下大宗軍械物資后棄船登陸,從而徹底截斷了東江鎮中人投靠孔部的通道,自此,孔部開始陷入了外援斷絕的窘境。

趁你病要你命,明軍自然不會縱容孔部重新找尋外援的,所以便聯合朝鮮軍隊,於當年四月十一日,在千家莊一線對孔有德叛軍展開打擊,“傷賊無算,賊營大慟”。

當然,“傷賊無算”比較誇張,實際與事實明顯不符,但“賊營大慟”卻是真的,畢竟,此時孔部已經窮途末路了,所以上上下下都對前途感到了悲觀。

而孔有德所有的野心自此也煙消雲散了,於是,孔有德便派人致信明軍舟師統帥周文郁請降,在信中,孔有德聲稱願意“修築南關、恢復金州”來贖罪,但由於孔有德之前詐降過多次,已經徹底失去了信譽,因此周文郁不為所動,只是用炮擊作為回應。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走投無路的孔有德,只能以“總提兵大元帥”的名義,向後金請降。

雖然明知道孔有德在請降信中提及的“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具全”的說法不實,但阿巴海還是欣喜若狂,便立刻率兵前來接應,就這樣,在後金重兵的保衛下,孔有德於崇禎六年四月十五日,正式投敵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