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39 字 1個月前

第1378章

雖然漢斯·普特曼斯聯絡了劉香和李國助兩股海盜,但事實上,荷蘭人還真沒有把他們當做友軍來看,所以,在自認時機成熟之後,便不待劉、李兩部彙集,便對福建發起了進攻。

荷蘭人第一個進攻目標是南澳島,南澳島地處閩海與粵海的連接處,地理區位非常重要,因此明軍一向在南澳島設置有水寨把守,因此當荷軍發起進攻后,明軍予以堅決反擊,雖然在激戰中,把總范汝耀受重傷,17名明軍將士陣亡,但荷軍同樣有所損失,再加上擔心在南澳島耽擱太久,讓荷軍來襲的消息走漏出去,所以,普特曼斯不得不放棄奪取南澳島的計劃,繼續北上尋找更好的進攻機會。

西曆1633年7月12日,荷蘭艦隊來到廈門,廈門當時是明軍與鄭軍的造船及修船基地,港內停泊着幾十艘明廷和鄭芝龍軍的待修船隻,但由於明軍並未接到南澳戰鬥的消息,因此防守非常鬆懈,明軍廈門守將張永產此時也不在廈門,因此當荷蘭艦隊發起進攻時,明軍根本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便被擊敗了。

隨即,漢斯·普特曼斯指揮手下水兵燒毀停靠在港口內的鄭軍戰船----荷軍重點焚燒了正在建造中的數艘仿蓋倫式樣的大型戰艦----並劫掠了整個廈門,因此導致了鄭軍光在經濟方面就損失了十餘萬兩白銀,其餘有形無形的損失更是無法計算了。

偷襲得手后,荷蘭人封鎖了廈門灣,並強迫金廈附近的村莊向荷蘭人進貢豬牛等物,為了解除廈門灣的封鎖,7月14日,鄭芝龍留在廈門的部下以鄭芝龍的名義向荷蘭艦隊送交信件,要求釋放12日被荷蘭人抓走的中國商人,並說明荷蘭艦隊前來廈門攻擊中國船隻的原因,於是普特曼斯便提出了要求中國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貿易,只能與荷蘭人貿易,否則將再度開戰的威脅。

鄭芝龍的部下不能答覆,便趁機提出了要向鄭芝龍及福建巡撫鄒維璉報告的請求,普特曼斯同意了----也沒法不同意----就這樣,鄭芝龍的部下得以將廈門遭到荷蘭人襲擊的事情報告了鄭芝龍。

當年7月24日,鄭芝龍派遣代表前往荷蘭艦隊,並提出只要停止戰爭並撤回大員即可派出船隻與大員貿易,對此,荷蘭方面回絕了鄭芝龍的提議,堅持要求壟斷對華貿易。

無功而返的中方使者於2天後,重新出現在荷蘭人面前,這一次,他帶回了福建官府的正式回應:“荷蘭人先賠償戰爭損失,退回大員,然後才有可能談判商務方面的問題。”

由於中方的答覆與荷蘭方面預先估計的回應相差甚遠,惱羞成怒的漢斯·普特曼斯便再度以進攻廈門的方式向福建官場施壓,但這一次,明軍有所準備,所以,在游擊張永產和同安知縣熊汝霖的督率下,明軍給予登陸的荷蘭水兵以必要的打擊。

荷蘭方面在損失10餘人後,還不罷手,但未曾想,海澄知縣梁兆陽率兵夜渡金門浯嶼,夜襲荷軍,當場燒毀了荷軍舢板3隻,並俘獲了另外5隻同類型的舢板;荷軍見明軍戰意高漲,不敢戀戰,只好從廈門海域退出,轉而窺視起海澄沿海。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