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1 / 1)

第1609章

而為了確保偷襲能夠成功,清軍小心翼翼的選擇了傍晚時分(一更)發動攻擊。

四月六日,阿濟格致書皮島明軍守將勸降,明軍不報(沒有回應),但沿海總兵陳洪範、東江鎮副總兵白登庸等明將聽到風聲后陸續離開皮島,只有東江鎮總兵沈世魁和隨陳洪範來援的萊州副總兵金日觀等還在島上堅守。

四月八日傍晚一更天的時候,清軍行動開始,其中,負責偷襲的一路以滿洲驍將鰲拜、准塔為前鋒,他們登島后,一面舉火為號,引導後繼諸軍,一面與守島明軍展開激烈廝殺。

由於明軍沒能在第一時間將鰲拜等人消滅,所以拖延至二更天的時候,白奇超哈(步軍營)章京薩穆什喀率後續八旗精銳也成功登上了皮島,並攻入了皮島西北隅的江高灣。

皮島西北爆發的激烈戰鬥,驚動了全島的官兵,因此清軍另一路偷襲部隊遭到了明軍炮火的猛烈阻擊,導致該路清軍蒙受了不小的損失,但統帥該路清軍的哈達納喇·馬福塔不為傷亡所動,命令滿帆沖灘,最終利用風勢,強行登陸皮島。

一旦清軍上島,以明軍的戰力,是根本擋不住清軍的進攻的,因此儘管明軍據制高點頑強抵抗,導致清軍在局部戰鬥受挫,但明軍很快就頹勢盡顯了。

此後,金日觀、楚繼功等將領等力戰殉國,沈世魁被耿仲明部下所擒----還有說法是,“沈總鎮尋船未竟,為島兵執獻與奴”----后押送至馬福塔前,不屈而死。

各路將領的犧牲,徹底讓明軍失去了指揮,戰敗也就不可避免了,不過,由於清軍上島后,對東江鎮軍民的屠殺,因此除了少數與孔有德、耿仲明相熟的明軍在得到孔、耿的安全保證后,投降清軍外,其餘明朝軍民死戰不降,所以,皮島戰事並沒有如清軍預料的一般,得以迅速解決,這就給戰事的最終結局帶來了變數······

“那是什麼?”正在海上執行封鎖明軍小艇突圍任務的朝鮮軍艦上,一名瞭望哨突然指着遠處的帆影問道。“是我們的船嘛?”

得到通報的朝鮮平安道水兵營前哨哨官、朝鮮水軍萬戶李秀山立刻親自登上指揮塔眺望,但帆影隔得很遠,有些看不清楚,因此李秀山只能吩咐道:“不要大驚小怪,也許是朝廷給我們派來的援軍。”

話雖如此,但李秀山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便立刻通知了朝軍主帥平安兵使柳琳。

柳琳的警覺度並不比李秀山要高,因此,平安道水師營和黃海北道水師營並沒有做出特別的警戒,更沒有立刻將坐船移向淺海區域。

差不多過了一個時辰,沒有望遠鏡的朝鮮人這才用肉眼看清楚了對方的船型與朝鮮船隻明顯有異,這才慌張起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