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章
朝鮮中樞現在也是沒錢的----其實原本也沒錢----同樣拿不出糧草來補給兩道水師,只能發文給黃海、京畿並忠清道的地方官府,讓他們想辦法籌糧,可問題是,黃海道、京畿道在丙子之亂中也遭到了清軍的洗劫,地域經濟破敗、同樣沒能力籌備大量的軍糧。
而忠清道雖然在丙子之亂中沒有遭到清軍攻擊,但勤王大軍的主要糧食軍資的供應都是由忠清道供輸的,因此,現而今也是拿不出更多糧食來的。
但朝鮮王廷的命令,三道也是不好不執行的,那麼以封建官僚一貫的尿性,自然就是一邊叫苦,然後一邊是能拖則拖了,可這麼一來,嗷嗷待哺的兩道水師可就慘了,只能靠自己出海打些臭魚爛蝦來勉強維持。
明崇禎十年、清崇德二年四月二十日,忠清道水師開抵了清川江口,與先前抵達的兩道水師實施了匯合。
見到,己方主力已經悉數到達,且己方後續軍糧無從保證,所以,暫時以兵曹判書訓練大將、身份統帥三道水師的平城君申景禛做出決定,立刻出擊,打完就撤,免得拖延時日之後,三道水師因為缺糧而不戰自潰敗。
對於申景禛的決定,飽受供應不足困擾的黃海南道水師營官兵和京畿道水師營官兵自然是贊同的,但立足未穩就又要重新出發的忠清道水師營官兵卻有些怨聲載道----忠清道水師營官兵的抱怨還在於,申景禛命令他們將自身攜帶的軍糧移交給兩道水師一部分,這就讓忠清道水師營上下以為自己是後娘*養的,從而與黃海南道及京畿道水師營這邊產生了不小的隔閡。
申景禛也知道自己對於忠清道水師營有些“苛刻”,所以為了避免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雙方不好好配合,申景禛便決定在戰鬥中以忠清道水師營為右翼,黃海南道水師營和京畿道水師營為左翼----這樣兩翼都能保持5個哨的兵力,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均衡的考量----這就在無意中導致了兩翼朝軍各自為戰的局面······
當年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坐鎮京畿道水師營中軍哨旗艦上的申景禛一聲令下,三道水師便緩緩啟航,開始向60公裡外的皮島海域進發了。
然而,先行出發的忠清道水師營官兵故意拖拉,因此直到中午時分,忠清道水師才駛過花島洋麵;因為受到忠清道水師行動緩慢的影響,當日傍晚前,三道水師才駛過外獐島洋麵,全天行動了不到10公里。
當然,三道水師行動之所以如此緩慢,也並不是完全是忠清道水師營在搗亂,而是在於三位水兵使們對於怎麼救援皮島有不同的意見。
忠清道水兵使金天雄堅持要從外海走,而黃海南道水兵使姜自聞卻認為應該由雲從島以北水道沖入,雙方各執一詞,誰也不能說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