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1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79 字 1個月前

第1821章

通過去年嚴德桓上交的報告,朱由崧深知,現在還不是福王府軍與清軍實施大規模野戰的時候,所以,他希望能在學兵旅甲團、乙團完成換裝並摸索出一定的米涅步槍的使用經驗后,再進行弗提衛商棧的建設工作。

“還有,關於在玄城衛建立新的船場的報告,也可以批准。”朱由崧說著,說著,思路又有些變化。“再有就是,祥福瑞號應該立足本地,嘗試進行陶器、木器等物件的生產,就近滿足自身及周邊野女真部族的生活生產需要;對了,再安排賀甫為王府巡查,監察各王莊鹽場產出和銷售,同樣也晉陞他為監丞吧。”

是的,海外王莊的人口越來越多了,單靠從國內輸入商品很不經濟(擠佔了向日本銷售的運力),必要自我解決一部分----目前,福王府名下海外王莊中,也就小琉球能部分滿足島內百姓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蝦夷地能利用仙台藩提供的鐵礦石生產鐵質農具和部分貿易鐵器,其餘的,即便是設置各種工場最多的濟州島也需要國內提供各種供應----相對比較好這樣也合適安置一部分沒有耕地技術的城市難民。

說到海外王莊因地制宜,自行設立一部分可以滿足自身及周邊需要的工場時,朱由崧又想到了什麼:“讓礦師堂加大在各地王莊境內的勘探工作,如果能找到一定的礦產,對王府的經濟也是有改善的;還有就是,關於各地王莊所言缺少錢幣的事,你落實一下,今年就把米票給落實了。”

所謂米票,不是購買米面所需的票據,而是某種以大米為恆定價值的紙幣,說起來,朱由崧一早也是想發現銅錢和銅錢券的,但前者需要大量的銅,這就會對用假錢套取日本財富產生一定的衝擊,而後者在見不得實物銅錢的情況下,也等於是無本之源,還不如對於百姓來說更直觀的米面有保值性呢,所以,考量再三后,朱由崧還是決定發行以“石”、“斗”、“升”、“合”為進制的米票。

田楷一一記下,然後退下去安排了。

田楷前腳剛走,王乾便出現在了朱由崧面前:“世子爺,北京急報。”

朱由崧問道:“北京又出什麼事了?”

王乾答道:“皇爺下令處罰此前建虜入侵時的有罪人員,薊鎮總監中官鄭希詔、分監中官孫茂霖、順天巡撫陳祖苞、保定巡撫張其平、山東巡撫顏繼祖、薊鎮總兵吳國俊和陳國威,山東巡撫倪寵,援剿總兵祖寬和李重鎮等三十六員被除以了斬首。”

被殺的人據說都是此戰不服軍令、臨陣退逃、貽誤戰機、擁兵觀望的將領,但裡面有沒有冤枉的,誰也不敢肯定,畢竟,要是盧象昇不死,搞不好也會到菜市口一行的。

“怎麼?有人想通過王府撈人嗎?”

王乾應道:“是,有幾家病急亂投醫,求到了京邸門上。”

這就是朱由崧伸手拉尚可喜、沈志祥的後遺症了,對此,不想在干預有司的路上走的太遠的朱由崧擺擺手:“這些人死不足惜,王府不賺這個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