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14 字 1個月前

第1822章

王乾應了一聲,繼續報告道:“另外,輔臣楊嗣昌最近建議,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甘肅、固原、臨洮、遼東、薊鎮,及保定、畿輔、山東、河北各鎮兵由各總鎮、巡撫、總兵分練,東西策應,以便聞警即至。”

朱由崧眉頭一凝:“練兵是好事,可錢糧從哪來呢?”

王乾回應道:“朝廷準備開徵練餉!”

另一時空中《明史·楊嗣昌傳》對此記載道:“初,嗣昌增剿餉,期一年而止。后餉盡而賊未平,詔徹(撤)其半。至是督餉侍郎張伯鯨請全征,帝慮失信。嗣昌曰:無傷也,加賦出於土田,土田盡歸有力家,百畝增銀三四錢,稍抑兼并耳。大學士薛國觀等皆贊之,於是剿餉外,復征練餉七百三十萬。”

朱由崧當然知道三餉這貼虎狼葯最終是如何斷送大明的----倒不是說三餉加的太高了,老百姓承受不起,而是小冰河時期北方百姓已經被天災人禍折騰壞了,明廷加征的三餉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因此,朱由崧感嘆道:“流寇從此復熾難制了。”

由三餉想到了明年可能的大旱,再想到另一時空中洛陽的陷落,朱由崧覺得自己該做最後的準備了,於是,他跟王乾說道:“立刻派人去跟鄭芝龍說,孤想明年嫁女,正好大木現在南監讀書,就在南京辦了吧。”

王乾一愣:“世子爺,郡主明年才十六,出嫁是不是早了一點,亦或是世子爺覺得鄭家可能有變?”

王乾擔心是不是諦聽失職,沒能及時發現鄭芝龍的政治態度有變,冷淡了與福王府的關係,而朱由崧又通過渠道得知鄭家態度的變化,這才匆匆決定儘快嫁女的。

王乾顯然不知道,朱由崧的目的卻是合理的將某些家人送去南京避難。

因此,看到王乾一副擔心自己哪裡出了疏漏的樣子,朱由崧便言道:“其實,孤也捨不得嬌嬌啊,但女大不中留了,早一天送出去,早一點省心。”

安慰了王乾后,朱由崧自顧自的規劃道:“孤已經讓人看過八字了,選了兩個相合的吉日,其中一個在明年的四月,另一個在明年十月,跟鄭家說一聲,就放在十月吧;正好,這段時間能讓李諳在南京收拾出一個臨時的儀賓府來,方便嬌嬌和大木這對小夫妻在南京生活。”

王乾應道:“是,奴婢這就通知李公公並跟福建那邊確認。”

“再讓李諳另外收拾兩個院子出來。”朱由崧解釋道。“到時候,我未必能去南京,就讓世子妃和世孫代孤把嬌嬌送過去,白氏也過去送嫁和受禮。”

黃氏是嬌嬌的嫡母,朱慈焈是朱淑嬌的長兄,因此在朱由崧不方便離開洛陽的情況下,讓兩人代表自己去南京接受新人的叩拜並非是不合理的決定,此外,嬌嬌的生母白氏自然也要跟過去的,嬌嬌的同母妹妹朱淑芬自然也要跟過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