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2章
與金泰說的一致,這不,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四年四月二十八日當天,一支由13艘江口型江海槳帆船組成的船隊,將大約700名護衛、建築工人及另外150噸物資送到了英格吐河與松花江的交匯口處。
卸下人貨的船隊很快返回後方,接送第二批人員物資回了,而留在原地的施工隊則首先燃起一把大火喚醒了沉睡多年的衝擊平原。
大火燃起的黑煙直衝雲霄,將福王府軍抵達的消息傳遞給了周邊的索倫部族,這些索倫部族中親近滿清的,則飛快的將相關消息傳遞給了三姓城裡的清軍,三姓清軍不敢怠慢,立刻派出偵查兵前去偵查,於是在三姓與弗提衛之間的達勒崗、猴石山、卧佛山、豐勝山等丘陵山地之間,清軍的探哨與福王府軍的夜不收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其血腥程度根本不亞於正面戰場的搏戰,結果鬧了一個兩敗俱傷。
遲至當年五月十一日,三姓駐軍總算是確認了索倫部族傳遞的消息不假,“祥福瑞”號的的確確是在弗提衛舊地設置商棧了,因此,三姓清軍指揮官立刻向後方發出警告,並請求後方出動大部隊,來阻止“祥福瑞”號針鋒相對的築寨行動。
是的,出了事首先向後方求援,而不是率領本部800人直撲弗提衛一線,與敵人作戰、阻止敵人的建築施工,其實並不是因為三姓守軍指揮官的膽怯。
要知道,完成第二次運輸任務后的福王府黑龍江船隊已經三三兩兩的深入到三萬衛的江段,並對三姓城沿岸地區實施了若干次的炮擊。
雖然由於清軍接受了圖們江卡倫被輕易炮擊的教訓,將堡寨建在了距離江邊較遠的地方,進而導致福王府黑龍江船隊對三姓城的炮擊全部落空,但福王府軍避實擊虛、抄襲清軍後路的可能還是存在的。
所以三姓清軍指揮官,不得不防備弗提衛那邊的建築工程只是誘餌的可能,也只有後續援兵抵達了,他才放心率主力離巢北上,以免被對手偷襲得手了,斷了全軍後路不說,還截斷了寧古塔與阿勒楚喀、吉林之間的聯繫,動搖整條封鎖線。
啥?三姓清軍可以只出動一部分!
昏聵!難不成,你忘了清軍在亦兒古里衛舊地、幹蘭河衛舊地以及牛滿河一線的戰損了嗎?既然記得上述三地的損失,4~500兵又怎麼敢單獨出擊呢!
當然,三姓清軍指揮官不出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徵召本地的野女真部族參戰,因此,當阿勒楚喀和寧古塔的援軍紛至沓來后,集結在三姓的清軍總數已經達到了2700餘人----三姓800+寧古塔1200+阿勒楚喀400+受徵召本地索倫兵300----其中滿八旗600、蒙八旗800、漢軍旗1000、索倫兵300。
但問題是,時間不知不覺中流逝了,等匯聚在三姓的清軍大舉出動時,時間已經是當年的六月上旬了,此時,不但弗提衛商棧南向的幾麵館牆已經建設完畢----弗提衛商棧主體也呈五邊形----就連學兵旅也已經全數開到了弗提衛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