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
當年六月十七日,留下200守軍----滿八旗50、漢軍旗150----后剩餘的2500清軍進抵弗提衛商棧外圍,隨即越過杏林河,逼近商棧建築區。
負責保衛商棧建設的福王府軍固然可以退回基本成型的南向館牆后固守,但考慮到後續建設不能被耽誤太長時間----否則降雪前就很難基本完工----以及軍糧補給、其他商棧守備、學兵旅練兵等因素,最終決定還是依寨出戰,與清軍實施野戰。
為了迎戰總兵力具有優勢的清軍,福王府軍擺出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單薄的陣型----640名一線戰兵排成了兩列橫隊,橫隊的兩翼則各有一個炮兵隊4門4斤火炮,而在炮兵隊的兩翼則是同樣以兩列橫隊布置的380名浪士鐵炮手及另外80名黑奴鐵人軍、20名德意志大戟手、40名槍矛手、225名浪士太刀隊、250名刀盾手組成的掩護陣列。
不過,鑒於陣型的右翼是目前處於豐水期最初階段的英格吐河,不利於清軍馬隊和步兵實施迂迴,左翼又是松花江畔的泥澤地帶,因此,兩翼的威脅其實不大,所需要防備的還是在看起來十分單薄的中間戰線。
由於在場的清軍實際都沒有與學兵旅進行過野戰----進行過的其實也不怕,因為與兩三年前相比,學兵旅的戰術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清軍指揮官理所當然的對福王府軍單薄的陣線表示了輕蔑。
於是,在這名富察·哈寧阿的清軍指揮官的命令下,800蒙古八旗的輕騎兵排成了8個百人隊,間隔30彈指(3.6分鐘)向不過320米寬的福王府正面中段直衝而去。
只是在第一隊蒙古騎兵還沒有提速的400步(680米)外,福王府軍的火炮便已經猛烈開火了。
富察·哈寧阿還在不屑的評判着福王府軍開火過早,認為福王府軍跟遼鎮明軍戰鬥力差不多時,第一線的蒙古兵已經遭到了血洗----學兵旅在弗提衛這邊也已經待了近一個月了,自然不是白待的,因此會戰場所對於學兵旅是了如指掌,某些地段是刻意加固過的,方便產生跳彈,因此學兵旅2個炮兵隊第一波次打出的8發炮彈中,有6發形成了跳彈,結果這6發跳彈前後打川了兩排蒙古騎兵,造成了近10名蒙八旗騎兵的傷亡。
見到炮兵射擊效果不是很好,嚴德桓下令停止炮擊,但這一舉動在以富察·哈寧阿為首的清軍高層看來,卻又是匆忙中無法及時完成火炮裝填的表現,讓清軍高層以為勝券在握了。
然而,正當突前的蒙古騎兵即將進入他們慣常引誘明軍火器開火的陣位時,迎接他們的卻是密集的米尼彈。
儘管學兵旅手中的新槍的發火率僅有8~9成上下,但由於新火銃的準頭極高,因此當小300發銃彈射出后,不出意料的將第一波蒙古騎兵掃蕩一空了。
僥倖逃生的少數第一波蒙古騎兵還在懵懵懂懂,完成換位的學兵旅第二列部隊已經做好了再次射擊的準備,並於大約2分鐘后,衝著第二波蒙古騎兵扣動了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