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1 / 1)

第1953章

聽到多鐸的命令后,吳守進當即調動1500兵馬----因為部分士兵繼續執行包圍塔山城的命令,因此眼下參加這場海灘阻擊戰的清軍僅有2000滿八旗兵、1000蒙八旗兵、4000漢軍旗兵而已----沖向海灘,準備一舉打開清軍大隊進攻的通道。

然而正當漢軍開始衝鋒的時候,在登陸場外圍實施沖灘的幾艘淮戊船開始連珠般的釋放起船頭那門火炮來,雖然由於海灘濕軟,實心彈落地后不宜形成跳彈、造成二次殺傷,但斜向開火的8門6斤炮(8磅炮)還是給漢軍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儘管對福王府軍的火力密度十分擔心,但迫於後方的滿蒙八旗的督戰,漢軍們還是繼續奮勇沖前,試圖用人海戰術對沖了福王府軍的火海戰術。

沒錯,漢軍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淮戊船上的炮兵是沒辦法快速進行二次裝填和二次射擊的,因此漢軍原則上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衝破福王府軍火力網的;但問題是,淮戊船上的火炮暫停后,業已上岸的部分新軍已經依託拒馬車形成的單薄防線,實施狙擊了。

於是,清軍便再一次領教了可以令他們懷疑人生的米涅彈的洗禮----超遠的射程,極佳的準頭以及相對較快的射速,讓正在準備衝擊、破壞拒馬車防線的漢軍每前進一步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漢軍也想用手中的輕型火炮來壓制福王府軍的步槍火力,但尷尬的事情發生了,福王府軍手中前裝線膛燧發槍(最大射程8~900米)的射程要比漢軍手中的輕型火炮(最大射程僅6~700米)的射程遠了不少,而福王府軍又重點打擊漢軍的炮兵,因此漢軍這邊完全陷入了光挨打卻不能還手的境地。

當漢軍總體損失超過15%后,軍心動搖的漢軍們便徹底無視了己方督戰隊的可怕,失魂落魄的調頭逃了回去。

遠遠觀戰的多鐸、愛新覺羅·尼堪注意到戰場上發生的一切后,不約而同的都倒吸了口冷氣:“這,這天下果真有打得那麼遠、那麼準的火銃啊!三姓那邊確實沒有撒謊。”

兩人不禁慶幸多鐸安排的第一波送死隊伍中沒有滿八旗兵了,但問題又來了,在如此犀利的敵方火器面前,如何才能打贏這仗呢?

多鐸回首看向愛新覺羅·尼堪,愛新覺羅尼堪則提議道:“是不是把紅衣大炮給調來。”

是的,眼下只有兩種戰法或許能贏,一個是不計代價,用人命衝破敵方的火力網,另一個則是調用紅衣大炮,利用較遠的火炮射程來壓制敵方的火槍火力。

多鐸考慮了一下,決定道:“雙管齊下吧!”

所謂雙管齊下,一個是向濟爾哈朗追派求援人員,另一個則是把紅衣火炮給調過來,但這些都需要時間的,福王府軍會給清軍以必要時間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