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2章
“季明,吏部關於晉陞你為戶部郎中的奏疏被陛下否了,所以根據陛下的意思,吏部會安排你出任福寧知州。”
在另一時空中,沈廷揚也算是堅決抗清的大明忠臣,那麼朱由崧為什麼要打壓他呢?
難不成是因為沈廷揚在對日貿易上,是福海號、大虎屋的競爭者嗎?
亦或是為了替黃蜚出氣?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江戶幕府和日本各藩大興海防后,福海號由於有先手,所以吃下了最豐厚的軍火訂單,但沈廷揚等其他中國商人也稍後也向日本出售了不少火炮和船隻,算是搶了福海號的蛋糕。
但說朱由崧是因為這個才打壓的沈廷揚,那也是太小看了朱由崧了,要知道福海號缺少足夠的貨物,根本是吃不下整個對日貿易的,所以根本不在乎沈廷揚是不是江南士紳的對日貿易代理人,也不在乎沈廷揚是不是從福海號手中搶了生意----去了沈廷揚還有登萊、天津、寧波、台州、福州、泉州等地的商人,朱由崧要是競爭不過人家就大動干戈,豈不是讓所有參與對日貿易的海商都膽戰心驚、身感同受了嗎?
所以,朱由崧打壓沈廷揚,並不是因為商業上的衝突,至於為黃蜚出氣那也是說笑而已,要知道,雖然幾乎可以肯定,沈廷揚名下沙船在崇明島附近與黃蜚艦隊發生衝撞,進而導致沉船,是沈廷揚手下故意挑釁阻攔的結果,但若是不能徹底剪除和吞併了沈家船隊,單純把沈廷揚調到外地任職也是沒有用的,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
因此,朱由崧要打壓沈廷揚,實際上是因為沈廷揚,眼下是東林黨的大金主、大水喉,他的名氣都是東林黨幫他吹出來的;更是因為崇禎年間東林黨攻擊朱由崧的部分“彈藥”是沈廷揚提供的;所以,現在是新賬老賬一起算了。
不過在表面上,朱由崧做的還是比較到位,這不,根據司禮監第一秉筆盧久德的提議----其實也就是朱由崧本人的意見----吏部已經同意調整直隸州知州與散州知州的品階。
原先,直隸州知州與散州知州都是從五品,之間並未有明顯的高下,但現在直隸州知州的品階晉陞為了正五品,散州知州的品階降為了正六品,並且今後散州下不再轄縣,只有直隸州和府才繼續下轄縣級單位----為此,朱由崧還專門敦促戶部制定標準,以衡量面積多大、經濟總量平均達到多少的縣才可能升格為散州。
由於這番更定,所以,沈廷揚雖然沒能當上正五品京官郎中,但好歹也成了正五品的外官,正式成為了大夫級別的官員----沒錯,正五品以上才是刑不上大夫的大夫,從五品及以下頂多算是士,政治待遇完全不一樣的。
沈廷揚卻沒有因為陞官而高興,反而一臉凝重的對吏部文選司主事陳子龍說道:“人中,福寧知州,我是不能當的,我擔心,我一旦南下了,有人就會對沈家船隊下手了。”
沈家船隊以太倉、崇明為基地,位置非常關鍵,一旦有事,不但可以迅速西進,封鎖京杭運河,截斷南北對南京的增援,進一步還可以封鎖南京江面,對南京進行威懾,而且還可以迅速運送蘇州、松江等地的兵馬出現在關鍵的位置上,已然是朱由崧的眼中釘肉中刺了,所以沈廷揚堅定的認為,自己現在不能走。
陳子龍卻有些不以為然:“比之濟州水師,沈家船隊如何?”
沈廷揚言道:“的確比不得濟州水師,但濟州水師遠在東洋外海,對當今陛下來說,可謂遠水解不了近渴,而沈家船隊就在肘腋之間,所以,必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