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3章
陳子龍卻大包大攬的告訴沈廷揚:“季明,你儘管放心南下任職,我們會替你看着沈家船隊的,絕不會讓陛下有機會染指。”
說到這,陳子龍還通告沈廷揚道:“漕軍那邊也有眉目了,所以,你也別太過擔心······”
沈廷揚當著陳子龍的面沒說什麼,轉頭就去了光祿寺卿黃道周那邊,並明確把自己的擔心跟黃道周說明道:“黃得功部現在開到了安慶,據說還要進一步開到黃州,黃蜚所部目前已經調到了九江,這些都是針對左良玉部的,一旦陛下騰出來來解決了左良玉,我輩危矣;所以,我決不能這個時候南下當什麼直隸州知州,若是不能留京,那我寧可自請致仕。”
黃道周一貫對朱由崧不滿,所以,很是支持沈廷揚的意見:“季明,你說的有道理,這樣,其他人那裡我去替你解釋,你自回崇明休息,等有合適的位置,我再讓金銘召你回京······”
得到黃道周的支持,沈廷揚便直接辭官不做了。
“什麼?沈廷揚辭官回鄉了?”朱由崧得到報告后,也十分的驚訝,隨即,他想到什麼,問道。“吏部關於江淮巡撫的人選,有決議了嗎?”
“回皇爺的話,”今日輪值在朱由崧身邊的盧久德報告道:“吏部有意推舉黎元寬出任淮撫漕督!”
“黎元寬有兵事經歷嗎?”
江北那是要打仗的,如果沒有軍事方面的經驗,朱由崧可不敢把江淮的防務交給對方。
盧久德就事論事道:“先帝時,此人曾經出任過兵部郎中,但任職不過一年,便調浙江提學副使。”
提督學校官亦稱“提學風憲官”,簡稱“提學官”、“督學官”、“提學”、“督學”,是明地方教育行政長官之統稱,其中由御史出任的叫做提學御史,由按察司副使、僉事或布政司參議充任,分別稱提學副使、提學僉事、提學參議;因此,有提學副使,卻沒有提學正使的。
“張慎言的態度很堅決嗎?”
盧久德回復道:“張慎言堅決反對余煌出任江東巡撫,所以,奴婢以為,黎元寬的任命可能是交換條件。”
余煌是天啟五年(1625)的狀元,但可惜進入翰林院后的第一個差事是參與修纂迫害東林黨人的《三朝要典》,所以,從此被東林黨人打入另冊了。
朱由崧權衡再三:“那就做一次大交換吧,可惜啊,朕可用的人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