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3章
只是,朱由崧已經投入資源----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的前身是原定濟陽師左廂旅一部兵馬----於通不打一下,就直接跑路的話,也是沒辦法交代的;所以,自覺有海上炮火支援,後路無慮的於通最終決定用手上約3000人的兵馬碰一碰耿仲明的兵馬。
1646年四月十一日,耿仲明部小4000人出現在了威海衛城下后,得到探馬報告的於通便率着所部2500人出城迎戰----剩下500人則負責守衛威海衛城,並保護躲在城內的4000多名修城民夫工匠----由此打響了第一次威海衛保衛戰。
面對倚城而戰的於通所部,實際並沒有在戰場上遭遇過祥福瑞軍的耿仲明大大咧咧的下達了試探的命令,於是,300名耿部精騎排成三個百人隊,然後以60彈指(432秒)的間隔依次出擊,向於通部展開了挑逗。
由於於通部2500人其實都是戰兵,因此按每哨170名戰兵計算,實際編成了3個火銃哨、3個弓箭哨、1個炮兵哨、5個刀盾哨、2個槍矛哨在內的14個戰兵哨,具體呈現槍矛哨-弓箭哨-刀盾哨-火銃哨-刀盾哨-弓箭哨-刀盾哨-火銃哨-刀盾哨-弓箭哨-刀盾哨-火銃哨-槍矛哨的夾花陣型;內中,火銃哨、弓箭哨和槍矛哨都以四排菱形橫陣布列----主要是為了方便弓箭手和火銃手進行全隊齊射;也便於槍矛哨裝備的長槍同時正面對敵----刀盾哨則以正長方形的四排隊形做布列。
其中火銃哨和弓箭哨單排士兵之間,彼此相距4尺(1.36米),所以弓箭哨和火銃哨這邊,每哨橫陣總長度約為62.6米;而刀盾哨和槍矛哨的陣型要緊密很多,單排士兵之間彼此相距1尺7寸(0.578米),所以單個刀盾哨橫陣的總長度約24.3米,單個槍矛哨橫陣總長度約為26.6米。
至於哨與哨之間,大約有10米左右的間隙,而炮兵哨下屬的第1至第3炮隊的12門虎蹲炮就以單門布列的方式,安置這些縫隙處,為左右相鄰部隊提供近程壓制火力;炮兵哨下屬第4隊裝備的另外4門千斤佛朗機炮則布列在橫陣的後方臨時搶修的(用沙袋堆砌而成的)簡易炮壘之上,以為全團的遠程壓制火力。
如此一來,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出城作戰部隊布設的戰線的總長度便維持在26.6+10+62.6+10+24.3+10+62.6+10+24.3+10+62.6+10+24.3+10+62.6+10+24.3+10+62.6+10+24.3+10+62.6+10+26.6≈671米左右;而單排耿部精騎之間,則彼此距離5~6米,正好形成了對勇士營全陣型的衝擊勢態。
由於勇士營第十七團的骨幹是從京營各師輔軍部隊抽調出來的那些不適應熱兵器化的“老兵”,因此在經歷過馬汊河、芳湖、武昌南三場大戰的他們的帶領下,勇士營第十七團的新兵們面對聲勢浩大的敵方騎兵,勉勉強強的做到了呆若木雞。
學習蒙八旗玩花活的耿部騎兵指揮官見無法誘使對方火銃在射程外開火,便決定改變計劃,把引誘對手開火的行動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騎兵沖陣,於是,在本隊指揮官的率領下,耿部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向似乎出現了慌張的第十七戰兵團陣列衝擊而去。
對於新兵們面對敵人沖陣騎兵出現的緊張情況下,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的老兵們極力安撫和約束着身邊的戰友,但效果似乎有些不佳,好在這個時候,耿部騎兵終於越過了那條生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