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7章(1 / 1)

第2357章

且與為了滿清是不是與大明對等的大國問題就爭論了三天的明清談判不同,堅韌不拔的李自成對面子問題根本不重視,因此清順談判進展的非常順利,從一開始就直指關鍵問題。

“對於貴國朝廷願意將狹西之地歸還我家萬歲的設想,本朝萬分滿意,但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本朝不會對貴國朝廷稱臣納貢。”代表大順朝與清廷方面談判的是李自成今年年初開科納士后考選出來的三鼎甲,雖說,這三位的文章是強差人意,但坐上談判桌后,倒也能侃侃而談。“並且本朝兵馬也不會聽從貴國的調度。”

清廷派來的首席談判張玄錫根據自己接到的指示,回復道:“不稱臣納貢,不接受指令也不是不行,但我朝總不能白白把狹西讓給貴方吧,多少要給些體面的。”

大順朝的首席談判代表柳梁才冷笑道:“貴國真是白白的讓出狹西嗎?恐怕不是吧,是狹西百姓的反抗,讓貴朝疲於奔命,這才不得不請我朝去收拾爛攤子的。”

清廷的次席談判代表禮部郎中鈕鈷祿·阿保不動聲色的回應道:“貴方說的不錯,本朝的確是因為狹西民亂頻起,所以覺得狹西是雞肋了,但這並不意味着,本朝拿狹西的亂子沒辦法了,無非是殺光而已,甚至不用八旗兵馬動手,讓恭順王部出馬就可以了,本官以為,真要把狹西整個許給恭順王了,對我朝來說也是一樣的,但屆時貴方該如何自處呢?”

是的,清廷可以把陝西還給李自成,也可以把陝西交給張獻忠或孔有德,清廷是有選擇權的,但眼下的李自成卻是沒有,所以,請示了一番后,柳梁才奉命向張玄錫探問道:“貴使所說的體面是什麼?”

“第一,貴方主君要向我朝皇帝稱侄;第二,貴方保證,不窺視山西;第三,口外蒙古各部具都臣服我朝,與貴國之間衝突,當由我朝加以裁定。”

“太苛刻了。”大順朝談判副使汪江禹接口道。“除了第二條外,其餘兩條太過苛刻了,還望能有所修改。”

清廷方面問道:“怎麼改?”

“第一條,改為稱兄如何?第二條,裁定改為調解如何?”

張玄錫看了看阿保,阿保微微點了點頭,於是張玄錫便道:“也不是不能談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