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63 字 1個月前

第2368章

截止到清順治三年十二月初,清軍在山東的兵力一共有3.1萬餘人,分別由山東、登萊總督石廷柱(8000)、懷順王耿繼茂(9000)、漢軍廂紅旗固山額真金礪(5000)、漢軍正黃旗及漢軍鑲黃旗固山額真馬光遠(9000)統領。

其中石廷柱負責鎮壓濟南、青州兩府,耿繼茂部負責鎮壓萊州和登州兩府並堵防威海衛的明軍,金礪負責對鰲山衛的明軍實施盯防並協同石廷柱、耿繼茂兩部對青登萊三府南境的反清力量實施鎮壓;而馬光遠部重點針對在兗州西部及北直隸南境、武定府南境活動的榆園軍並其他一些反清武裝進行清肅。

至於統帥6萬大軍的濟爾哈朗,則除了在鄭州至徐州間長達350公里的黃河北岸設防外,還負責對大名、廣平、邯鄲、河間、衛輝、彰德、懷慶、潞安等地進行鎮戎,某種意義上,兵力還是十分緊張的,但由於北地的社會秩序還沒有恢復,手中罰糧的清廷無力將集中在北京周邊剩餘部隊調往南方,因此倍感力量不足的濟爾哈朗就只能指望陝西和河南的清軍能儘早撤出了。

濟爾哈朗的期望很快得到了部分滿足,這不,根據清順兩方達成的密約,李自成部遂於當年十一月中旬開入漢中府,並在清軍前腳離開漢中城半天後,就恰到好處的出現在了漢中城下,迫使原本準備豎起大明旗號的漢中官員轉而投降順軍。

而成功接手漢中府之後,李自成又在清軍的接應下馬不停蹄的接收了徽州、秦州兩地,並於當年十二月初假模假樣的奪取了鳳陽和鞏昌兩座府城。

李自成在陝西的威望還是比較高的,見他率部殺回陝西,原本只能在大明旗號下抗清的力量紛紛改變了旗號,宣布效忠大順朝,並隨後率部向李自成主力靠攏,使得李自成部的力量迅速膨脹起來,一下子從原來的6萬人(精銳最多2萬)擴充到了20萬人,若是再連帶李自成從四川裹脅來的百姓,勉勉強強也能算是百萬之眾了。

對於李自成突然從四川殺回來,並一路勢如破竹,陝西境內的擁明武裝顯然驚愕到了極點,進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能有效的做出應對;而李自成顯然利用了明軍方面的混亂,在清軍心照不宣的主動撤退下,巡視席捲了整個陝西。

永昌四年正月初三,孟喬芳率部15000人退到了綏德州、葭州、保德州並榆林衛城,據上述州縣衛所“死守”,並隨後以避免更大的損失為由將其中10000人調回了山西;至於孔有德部,在經過了一番“拉鋸”之後,也於當年正月十四日放棄了西安,經同州一線東渡黃河,率部回到了山西境內。

孟喬芳部萬人、孔有德部萬人相繼退回山西后,已經就位的勒克德渾立刻率領上述兩部並晉南駐防的愛新覺羅·吞齊5000人回師大同,並迫使大同鎮總兵姜瓖率舊部6000人前往山東作戰,就此解決了山西方向的一個隱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