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5章
及遜別拉河(遜河)、呼瑪爾河(呼瑪)、兀的河(丘米坎)、哈喇察衛(結雅)、古里河衛(滕丁斯基)、野豬河(捷爾內伊)、失里衛(蘇城)、甫兒河衛(穆棱)、合蘭城衛(和龍)、虎兒文衛(撫松)、速平江衛(東寧)等11個只有1隊(42人)守備兵力和2~300附屬人口的四等商棧;
至於作為貿易期才營運的五等商棧(季節性商棧、臨時商棧)的數量更是幾近40餘處,可以說,正是通過這大大小小加起來總數超過80個的商棧,祥福瑞及背後的朱由崧才得以把偌大的北疆大致掌握在了手中,並同時把觸角伸到了滿清昔日核心統治區的邊緣,甚至還與蒙古科爾沁部、喀爾喀部有了一定的聯繫。
不過,未來適應吉林烏拉之戰後的形勢需要,曾經在松花江三姓城段及吉林烏拉段水戰中有不錯表現的黑龍江水師卻在稍後被全面裁撤了,黑龍江水師的全部艦船隨後分歸了永寧寺、玄城衛、阿爾巴津、齊齊哈爾、兀也吾衛、三姓為主基地的6支內河船隊,以承擔日漸繁重的分區水運任務。
甚至原本黑龍江水師中的大部分武裝型淮戊船也被重新改造為了更多運載量的運輸型江帆兩用船,只有阿爾巴津方向及兀也吾衛方向還擁有少量純粹的戰鬥艦,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民用需要,黑龍江-松花江上的船場卻是由原先的江口、玄城衛2處增加到了4處(新增了精奇里江、兀也吾衛兩處)。
此外,勇士營第三戰兵營及下屬6個團的番號繼續保留着,只不過就是原本第十二、十三、十四戰兵團與第一、二十三、二十四預備戰兵團一樣,名字中增加了預備兩個字,配屬兵力也從每團1250人,縮減到了每團720人----各團實際兵力其實只有600人上下----短時間內不懼有繼續南下進攻滿清在遼東的核心統治區的能力。
一直不知道祥福瑞號實際已經放棄南下計劃,正奉命將更多的精力用於沿黑龍江西進及細化對現有控制區掌握的清廷,為了應對遼東方向愈演愈烈的危機,也根據遼東的現狀就盛京周邊的防務做出了一番調整。
這不,在接納了吉林烏拉撤回的兵馬後,清軍在遼東尚且擁有8000人的作戰部隊,這些作戰部隊中的大部分(約計4000人)布置在盛京瀋陽,遼陽、海州、蓋州各有500人,興京赫圖阿拉布置有800人,廣寧布置有700兵,剩下的1000人放置在鎮夷堡(昌圖)、鐵嶺衛之間----寧遠城內近千人的駐軍並不由盛京指揮,而是由山海關方向實施管轄,但必要是也是可以立刻投入遼東戰場的。
當然,這8000兵絕不是清廷在遼東的全部兵力,如果涸澤而漁的話,清廷至少還能再徵召4~5000名士兵,但這4~5000人肯定是老的老、小的小了。
另外,清廷還能向科爾沁蒙古各旗申請1~2萬名騎兵助陣,因此,一定程度上來說,關外清軍的實力依舊可觀,也正是如此,才能壓迫錦州一線的吳三桂部不敢輕易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