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7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32 字 1個月前

第2447章

是的,這不是守軍束手無策,而是守軍在鋪設木刺樁陣時都在木刺樁上塗抹了一層水泥,因此別看下面火勢洶湧,實際只是燒着了清軍丟下的草席而已,只要清軍不繼續添加燃料,木刺樁陣是燒不起來的;而且,就算木刺樁陣都燒起來,燒毀了,也不過是代表着清軍剛剛突破了守軍布設的第一重障礙罷了,接下來還有得清軍打呢!

那麼,三部綠營兵手中有足夠數量的草席來維持火場嗎?

答案是沒有!

三部清軍拿到手的那幾十張草席,還是之前再三商求后,葉臣才命令被擄來的威海衛、寧海州百姓“抽空”編織出來的,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全部添加進去,也不過只能維持20~30分鐘的火勢而已,並不能隔着木刺樁陣外裹的水泥殼,引燃內里的木芯。

所以,等乾草席燃燒殆盡后,只有極少數水泥沒有塗抹到位的木刺樁在慢慢燃燒,其餘的幾乎都安然無恙······

木刺樁陣沒引燃的消息傳到了葉臣耳里,葉臣丟下一句“廢物”便轉身離開了曾大田處,隨即葉臣下達命令,讓三部放棄攻打奈古山,並安排曾大田部攻擊威海衛西城牆北段、湯傑部攻打威海衛西城牆南段,以協助麻吉哈、祖可英兩部展開對威海的攻擊,至於蔣昌平部則調往塔山方向為祖可英部提供後方警戒。

清順治四年(明弘光三年)十一月初二上午巳末午初(11:00),在威海衛城南養精蓄銳多時的祖可英部開始驅使被擄來的剩餘百姓,對威海衛南城外的防禦陣地,展開了佯攻,以策應北線麻吉哈部即將展開的總攻。

只是配屬麻吉哈部作戰的2個清軍紅衣炮隊剛剛進入發射陣地,還沒有做好射擊準備,就遭到了威海衛城頭上明軍10斤紅夷炮的打擊。

就火炮本身而言,清軍紅衣炮隊裝備的基本上是9磅炮----清軍在火炮生產上並沒有能做到精細化、標準化,所以每一門火炮的口徑都有所不同,只能勉強說是同口徑火炮----而明軍布置在威海衛城樓的是火炮相當於12磅,所以,本身就居高臨下的明軍火炮在射程及彈丸威力上都是遠超清軍炮隊的。

此外,威海衛明軍炮手是從水師抽調的,在起伏不定的大海上訓練出來的炮手,在平靜的陸地上自然能發揮出更好的戰術能力,再加上炮兵指揮官一早就對城外進行過標定,所以,明軍火炮打出的第三發炮彈就準確的命中了目標,直接將一門清軍火炮從炮位上打得跳了起來,也就是清軍還沒來得及裝填彈藥,甚至連火藥也沒進場,否則肯定是一場大爆炸,但饒是如此,清軍火炮的銅製炮管也被打得變形不能再用了。

發現明軍炮火如此精準的清軍炮隊大驚失色,當即就試圖實施轉移,但接下來明軍火炮又連續射擊多發,再次擊毀了清軍一門寶貴的紅衣火炮······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