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8章
“蠢貨,跑什麼!對面的炮不多,你們怎麼連以多打少都不會嗎?”
在麻吉哈派遣的傳令兵的呵斥下,2名炮隊指揮官這才回過神來,隨即,在他們的勒令下,清軍炮兵按捺下心中的不安,推上火藥和彈丸,開始了對威海城頭的壓制射擊,一時間倒也彈如雨下,搞的威海衛城頭硝煙滾滾。
但問題是,清軍炮手和炮兵指揮官大多不懂拋物線和彈道學----部分老明軍出身的炮手,當年從明廷雇傭的葡萄牙雇傭兵處學到點皮毛,可要說能把滑膛炮給打的有多准,那完全是憑運氣的-----所以,清軍發射的炮彈要麼是完全失的,要麼是砸在了威海衛城牆正面活着打中了供奉真武大帝的北門城樓,還有幾發是炮口抬的過高,直接越過了城牆落到城內了,真正能準確命中2丈(6.8米)寬的城牆頂部的,十發裡面可能一發都沒有,根本就不能給城頭明軍炮兵造成太多的威脅!
有人要問了,難道連打中城垛的炮彈都沒有嗎?
有的,事實上,總歸有那麼幾發運氣逆天的炮彈打中了城垛,製造出大量高速碎片來的----其實部分打中城樓真武廟的炮彈,在破壞木結構的同時也製造出了大量的高速破片----但這些破片基本上沒有給明軍製造出什麼傷亡來。
是的,明軍炮手的披甲率是百分之一百----雖然朱由崧沒有給威海衛派出必要的援兵,但防具什麼的,卻是給足了----正是在甲胄的加持下,除非碎片能神使鬼差的集中明軍炮兵暴露的面部和手指,否則是不能給明軍炮兵造成多大的影響的。
既然清軍的炮火實際無法傷害到城頭上的明軍炮兵----只能撼動城牆、破壞城門樓,搞出一副地動山搖的樣子來,但比起顛簸的海上來,根本不值一提----那麼明軍炮兵就自然士氣高漲,漸入佳境了。
這不,連續在某處發射兩枚炮彈后,一眾明軍炮手就藉助軌道,將這門布置在北城東段城牆的2600多斤重的大傢伙,挪移到相隔數個垛口外的新發射陣位上,然後,炮手們有條不紊的進行了降溫----轉移炮位的過程也是為了一定程度的降溫----再裝填的作業。
此時,南京講武堂炮兵科畢業的炮兵指揮官,經過仔細的瞄準之後,報出了修正後的方位角、高度角數據,根據炮兵指揮官通報的數據,炮手們迅速調整好了火炮,接着一發炮彈便迅速發射了出去,雖然沒有直接命中目標,但也相差無幾,只需要進行必要的微調,就能給對手帶去致命的威脅。
對於威海衛城樓上的頑強反擊,在損失了第三門火炮后,清軍炮隊指揮官們的心中產生了疑問----威海衛城樓上到底有多少炮?為什麼發射的位置是遊走的?亦或是,城頭上炮多炮手少,才不得不這裡打幾炮、那裡再打幾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