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7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47 字 1個月前

第2457章

等曹同燦也走了之後,楊振有些脫力的跟伍保雄笑道:“不管怎麼的,我們守住了威海,總是一件好事。”

伍保雄點頭應和道:“旅副,這次被清軍成功偷襲得手的教訓十分深刻啊,接下來怕是要好好規劃一下,未來怎麼避免再發生類似事情了。”

楊振苦笑道:“估計這得由繼任的旅副來考慮了,我能全身而退就不容易了。”

是的,對於清軍成功實施登陸一事,朱由崧已經處理了原遼海分艦隊統領官龔楠,將其撤職並調回崇明島擔任船師堂教官,至於楊振這邊,之前是因為苦戰當中,不好輕易變更指揮官人選,所以暫時沒有收到處置,但眼下清軍退去、威海轉危為安了,少不得要秋後算賬。

伍保雄寬慰道:“旅副是不是過慮了,守住威海本是大功,無論如何都能抵消了之前疏忽的罪責。”

楊振言道:“但願如此吧。”

伍保雄不知道怎麼繼續開解心事重重的楊振,便走到了威海衛全圖面前,指點着黃埠港等地的烽燧說道:“旅副,根據黃埠港烽燧的報告,可以基本判定,類似形制的烽燧在防守中的作用,那麼有沒有可能依託這樣的烽燧,建立小型堡寨呢?這樣或許就不用擔心清軍再進行夜間偷襲了。”

口口聲聲說把威海新規劃留給後來人的楊振不由自主的站起來,走到伍保雄的身邊,用探尋的目光問道:“你的意思是?”

伍保雄用鉛槧在麻子港、小石島北海灘、小石島南海灘、黃埠港等地一一畫圈:“就黃埠港烽燧部隊的報告來看,用一個隊守一處烽燧是有點浪費了,實際半個隊就足以了,那麼一個隊就可以布置在兩個彼此能呼應的烽燧,用一組烽燧,或兩組烽燧來封鎖一處海灘。”

楊振想了想,從伍保雄手中接過鉛槧然後指點道:“雙島港北岸海灘可以布設兩組烽燧、每個烽燧的距離是三十丈(102米),但位置不要沿着海岸一字排開,而是要從海灘斜向勾連大北山西麓,這樣即便楊庭河防線丟了,也就能構築起第二道防線。”

伍保雄接著說道:“黃埠港海岸線很短,所以一組二個烽燧就夠了;小石島南北海灘比較長,但期間有不利行走的疏林、亂石、灘涂,因而真正要防的地段也不算太長,南北各兩組四個烽燧即可;麻子港,這邊本有了垛屋山山北烽燧,因此只要在垛屋山西麓依託山樑和平地,再布設一組二處相互支援的烽燧即可。”

“靖水灣、柳樹灣、臭油灘、合慶灣、黃泥灣等處上陸就是棉花山,根本不合適大軍登陸,”楊振的目光移動到了威海北部地域。“至於威海灣要是被清軍舟船殺進來了,那板子絕對要打在濟州水師身上的,所以,這些都不用考慮了,至於望島河以南嘛,也不用考慮,這樣就是需要五隊半兵馬來守衛沿海。”

“這個數字不多的,”伍保雄堅定的說道。“而且是完全必要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