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8章
由於小冰河時期尚未過去,所以農曆十一月中旬的黃河已經初步封凍了,甚至某些地段已經凍得很嚴實了,所以,正如葉臣與麻吉哈交代的那樣,小部清軍已經滲透過了黃河,對明廷控制下的河南發起了襲擾性的進攻。
或許有人要問了,為什麼弘光元年和弘光二年的冬天,清軍不發起類似的攻擊呢?
原因也不複雜,弘光元年年初,多鐸在南攻期間大敗而歸,當時清廷上下極度恐懼,生怕明軍大規模反攻,所以,那年的冬天,對清廷來說,明軍不來打他們就算好的了,清軍又怎麼可能出動出擊呢?
等到弘光二年冬季的時候,山東反清起義此起彼伏,清軍根本就忙不過來,也是不可能向南方展開冬季攻勢的。
而且截止到弘光三年年初,明軍主力實際龜縮在襄陽及光州-潁州-亳州-歸德等地,並未前出兵力,因此清軍一旦選擇向明軍控制區發起襲擾作戰,是極有可能一頭撞見明軍主力的。
所以,只有當明軍在弘光三年年初發起第一階段北伐,徹底奪取黃河以南的河南各府後,清軍才能趁着明軍主力前移,後方空虛的當口發起襲擾作戰。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清軍目前並不想與明軍京營進行決戰,所以頂了天也就是襲擾戰,並不能如五次破口時那樣,試圖全力掠奪南明的人口、財富,動搖南明的經濟基礎----事實上,河南境內早就因為連年的戰爭和災荒,而十室九空了,根本就沒有多少人口和財富能被清軍劫掠。
不過,由於西廠暫時沒有搞清楚清軍越河南下的目的,因此朱由崧也不敢讓清軍從容的南下,所以,根據朱由崧的命令,黃得功、高傑、尚可喜、劉肇基等部只能抽出最精銳的騎兵營頭,在風雪天氣中執行反襲擾作戰。
說起來,以提督、總兵、副將、參將的家丁組成的明軍各精銳騎兵部隊在戰鬥力上並不比清軍差了多少----比滿八旗兵還是差了點,但比起漢軍旗來是毫不遜色並一定程度上是強於對手的,至於打普通的綠營兵嘛,更是手到擒來了----也就是這樣的精銳部隊數量太少了,所以,各部使用起來頗為謹慎,說白了就是捨不得消耗,所以,正兒八經的戰鬥實際沒有進行多少次,往往是因為天氣緣故意外遭遇上了,才會爆發血戰。
一旦爆發血戰,那自然是互有傷亡的,但明軍方面很快注意到,清軍活躍在河南的兵馬似乎並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的趨勢,因此高傑、尚可喜、劉肇基等紛紛向朱由崧奏報,稱清軍已經大舉過河了。
對於沿黃各鎮的奏報,朱由崧將信將疑,但也不能讓勢態繼續發展了,所以,他便命令駐守在魯陽關的京營騰驤師移動到許州----原合同騰驤師一起駐兵魯陽關的虎賁師左廂旅,仍然駐守魯陽關,以協防南陽方向並掩護黃得功部的糧道;原駐西華等地的府軍師移駐到扶溝----原與府軍師共同駐防西華等地的燕山師繼續留守西華,以便在關鍵時間能夠實施最後的快速堵防;原駐鳳陽的羽林師進駐亳州----與羽林師一起駐防鳳陽的金吾師左廂旅則繼續留守鳳陽拱衛朱由崧,並在必要時負責對徐海地區的馳援······
“大人,探馬發現了明軍的運輸隊,足足有四百多輛大車,小兩千頭騾馬!”
清順治四年(明弘光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渦陽正西十里處,一股深入南直隸境內的清軍發現了正在向亳州開進的明軍羽林師輜重團。
指揮這隊清軍的牛錄章京寶蘭再三確認道:“阿倫太,確定是明軍的運輸隊嗎?你小子別看走眼了,把老虎當成了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