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5章
當年三月末,濟爾哈朗率部抵達登州城,與耿繼茂部實現匯合,此時,除去了在青州、萊州等地鎮戍的部隊后,濟爾哈朗手中還有包括耿繼茂部在內的1.7萬人(對外宣稱5萬),因此不能抵禦的張良相部便果斷率領燕山師及永清師南下鰲山衛避讓。
原本就不打算強攻威海衛的濟爾哈朗在得到燕山師、永清師離開威海衛的消息后陷入了沉思當中;還是那句話,追,堅韌的清軍騎兵一定是能追上燕山師和永清師的,但濟爾哈朗麾下1.7萬人中,也就5000多騎兵(或騎馬步兵),追上了,能不能打得過裝備有大量前裝線膛槍和前裝線膛炮的明軍京營騎兵呢?
濟爾哈朗沒有底,也不準備賭博,所以,最終,濟爾哈朗在奪回寧海州、文登縣、成山衛、大嵩衛、海陽衛等地后,並沒有繼續南下追擊燕山、永清兩師,而是在重建了對威海衛的防禦后,便撤兵返回了登州休整。
當然,為了避免燕山、永清等師發現清軍主力並未實施追擊后,對退守膠州的金礪部展開強攻,濟爾哈朗還特意派人用快馬向金礪部傳達了撤退命令,讓金礪部撤回平度州。
然而,濟爾哈朗的命令卻出了岔子。
不,不是,傳令的軍使被明軍游騎、夜不收給攔截了,而是為了避免被明軍游騎及夜不收所攔截,濟爾哈朗的軍使繞了路,但這一繞路時間就耽擱了,結果,金礪部前腳剛撤出膠州,沒有在即墨和鰲山衛停留的燕山師、永清師便開進了膠州城。
金礪放棄膠州城之前,對膠州進行了大屠殺,只是行動過於匆忙,並沒有殺光城內所有士紳百姓,進而進了膠州城后,張良相很快就得知金礪部才走了一個時辰不到的消息,於是,為了懲戒犯下滔天血債的金礪部,張良相力排眾議,果斷的率領燕山山展開了對金礪部的追擊,最終於膠州與平度州邊界上將金礪部攔住。
金礪部在之前曾經奉命調遣2000多兵力加入濟爾哈朗的大營,再加上水土不服的減員以及在屠殺膠州百姓過程中,因膠州百姓反抗而產生的減員,所以,目前只有6000多馬步兵,其中騎兵總兵力不超過1000人,在面對3400+持銃騎兵及54門前裝線膛炮時,根本不堪一擊,甚至就連金礪本人也在明軍炮火中殞命。
金礪死後,所部徹底潰散,燕山師乘勝掩殺,最後,只有不足100多金部騎兵和二位數的金部步兵趁亂逃脫,其餘金部官兵非死即俘----被俘者後來被永清師押往鰲山衛,並由濟州水師運往海外充作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