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6章(1 / 1)

第2486章

金礪部完蛋的消息傳到濟爾哈朗耳中,濟爾哈朗根本來不及悼念這條忠犬,為了避免明軍騎兵盤踞在膠州不走,進而威脅青州、登州、萊州腹地,濟爾哈朗只能重率大軍逼向膠州。

在濟爾哈朗部大軍的威逼下,一路轉戰,馬力消耗過大的張良相只能在引導膠州剩餘百姓退往鰲山衛后,率部撤回了沂州境內。

收復了膠州及即墨空城后,濟爾哈朗的力量也用到了極限,尤其是補給方面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因此,濟爾哈朗也自膠州撤軍,徑自返回了濟南和大名。

不過,為了確保明軍騎兵不利用膠州、沂州為跳板攻擊青州、萊州等地,濟爾哈朗命令石廷柱率2000兵馬進駐泰安、新泰、萊蕪,又命令陳錦1500兵馬進駐博山、安丘,全節率1200兵馬進駐高密、平度,張存仁率1300兵馬進駐萊陽、棲霞,王世選率800兵馬進駐寧海州,並以馬光遠部4000駐軍歷城、益都、掖縣、蓬萊,以為各部後盾。

至於耿繼茂部,則奉命調防兗州府城,進而負責盯防運河東岸的藤、嶧方向。

當然,就石廷柱等人統帥的兵馬來說,委實有些少了,實在未必能完成各自盯防的任務,所以,濟爾哈朗允許這些早年就降清的漢軍旗高級將領在保證向大名大營提供足夠的糧餉的情況下,自籌糧餉擴編軍隊。

而陳錦等漢奸為了實現擴軍的目標,接下來就只能在各自駐防區內涸澤而漁,進而迫使活不下去的各地百姓被迫揭竿而起,最終使清軍陷入了因兵力不足而招兵-因招兵而缺糧餉-因缺糧餉而殘酷剝削百姓-因殘酷剝削而導致百姓反抗-因百姓反抗而倍感兵力不足的惡性循環當中。

陳錦、石廷柱等漢奸為了避免陷入死循環當中,也試圖進入膠州、登東、沂北、青南等地劫掠、打草谷,但清軍的行為一次兩次還行,多了,就逼着膠州等地的百姓要麼展開反抗,要麼逃往威海、鰲山等明軍控制區----反抗其實很容易被清軍平定,除非逃入地形複雜的沂蒙山中,但逃往沂蒙山後,生活會很苦,所以膠州等地百姓最終大多數都逃亡了明軍控制區。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Tip:無需註冊登錄,“足跡” 會自動保存您的閱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