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3章
只是與艾能奇部猛攻石城未果一樣,李定國對曲靖府城的進攻,在守軍嚴密布防之下,始終沒能得手,反而損兵折將數千,讓軍中士氣全無。
其實,不單單是李定國、艾能奇兩部未能在攻城戰中得手,劉文秀部後來對沾益州城的進攻也未能奏效,也就算馬元利和張化龍兩部通過不斷填命,這才迫使曹勛、丁如龍、周雙喬三部明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放棄了勝峰山一線陣地,自勝峰山西北麓撤離,然後按照既定方案,退往尋甸府城重整。
奪取勝峰山,排除了側後方向的隱患后,張獻忠便命令馬元利和張化龍兩部協同李定國進攻曲靖新城,白文選部協同艾能奇部攻打曲靖舊城;但兩城明軍依舊據城死守,與大西軍反覆爭奪,由此展開了耗時月余的城池攻防作戰----曲靖之戰,從明弘光四年五月初一開打,一直打到了當年的六月二十二日。
當曲靖府城明軍僅剩下萬餘兵馬、石城城內完好無損的明軍僅餘2000、沾益州明軍只剩下千五能戰之士的時候,張獻忠部卻因為兵糧不濟,及後方動亂加劇的問題,突然放棄了繼續進攻,主動向昆明方向撤退了----導致張獻忠部被迫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果實,突然撤退的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分別是,其一,曹旭部出尋甸,向昆明展開虛張聲勢的進攻后,卻在途中意外收編了大量地主土司武裝,進而將兵力擴充至萬人規模,切實對昆明城產生威脅,並有可能導致張獻忠部的後路被截斷,最終被封閉在滇東地區;其二,在攻打曲靖的過程中,張獻忠部前後損失超過6萬,軍心動蕩不已,本也無力再打下去了。
張獻忠部這一退,立刻引起了連鎖反應,大量獻軍在雲南本地招募的軍士紛紛逃離獻軍,等到張獻忠退回到昆明時,剛剛撤退時還有90000+的大西軍僅剩下了不足3萬人,而銜尾追擊的明軍卻在匯合后,保持了近4萬人的兵力,且士氣高昂,遠勝於張獻忠所部,這就迫使張獻忠放棄昆明,向西轉移,與孫可望、馮雙禮部匯合。
張獻忠與馮雙禮、孫可望部匯合后,總兵力上游7萬人,但兵糧依舊不足,反觀明軍,在控制了昆明后,一方面各地擁明武裝紛紛前來投靠,另一方面又吸納了大量的獻軍潰兵,實力膨脹到了8萬人左右,這就迫使張獻忠部放棄了反攻雲南府的計劃,一路退回到了大理境內。
見到張獻忠連楚雄、武定等地都放棄了,一眾明軍將領及雲南士紳便鼓噪着窮追猛打,徹底消滅張獻忠余部;好在,路振飛和趙光遠這兩名雲南當地的最高軍政長官在一片狂熱中保持了冷靜,深知眼下明軍實際是樣子貨的他們,忍住了一戰功成的貪慾,在收復姚安、楚雄后,便停止了進攻,轉而在恢復雲南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開始對蕪雜的軍隊進行整頓、訓練和重編。
由此,雲南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