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1章(1 / 1)

第2551章

艾能奇急忙附和道:“我也沒有意見!”

劉文秀見其他兩人都表態了,也急忙應和道:“大哥早該出來主事了,否則也不至於讓老張灰了心······”

劉文秀的話有些口無遮攔,讓孫可望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也不知道他是無心之失還是別有深意,結果,這一眼唬得劉文秀再也不敢胡亂說話了。

“既然大家都不反對,那就聽我說!”劉文秀閉嘴后,孫可望又靜待了幾分鐘,見其餘四名獻軍都督也不反對自己當權,這才繼續說道。“眼下咱們還剩下不到七萬兵馬。”在張獻忠活着的時候,四大養子每人統帥一萬兵馬,而五大都督則每人統帥三千兵馬,剩餘的算是張獻忠的本隊,但現在張化龍率着他的隊伍跑了,所以大西軍現在也就六萬六千多人。“背後的明軍只多不少,打,怕是很難打的贏的。”

雖然兵力多寡並非決定戰鬥成敗的關鍵,但眼下大西軍的士氣十分低落,在這種情況下,是沒可能打贏了兵力和士氣都有優勢的對手的。

“至於想辦法甩開背後明軍的追擊,翻越山川河流間到襲取昆明,進而回師川黔的可能也不大。”大西軍對雲南的地形並不熟悉,找不到小路擺脫追擊明軍,奇襲昆明是一宗,就算找到了路,也有人帶路,沿線的土司也輕易不會讓大西軍通過的,到時候前有土司據險死守,後有明軍緊追不捨,那就等於陷入絕境了。“唯一的生路,就是繼續南下,進入緬甸境內。”

從話語中來看,孫可望是支持艾能奇觀點的,這讓劉文秀很是不滿,但孫可望卻無視了劉文秀的不滿,自顧自說道:“父皇在的時候,為什麼決定南下緬甸,不就是因為同樣的理由嗎?”

是的,外部條件不但沒有改善,內部條件反而惡化的當下,劉文秀等人有什麼理由否定張獻忠之前的決定呢?

所以,劉文秀雖然不服,但也沒有正面頂撞,只是問道:“去了緬甸,那也是人生地不熟的,就一定能立足了?如果緬甸請明軍入境合圍怎麼辦?”

“所以,我們要一面南下,一面向明軍求和,儘可能的先穩住明軍再說!”

對於孫可望的意見,艾能奇皺眉道:“明軍會坐視我們打敗了緬甸人、佔據了緬甸?”

“也許不會同意,但路振飛也是沒權力拒絕的,得向南京奏報,一來一去,那就是半年;而且以大明朝廷的規矩,一旦我們退入了緬甸,明軍輕易是不會越境追擊的,這又是一宗對我們有利的地方。”孫可望咬牙切齒的說道。“如果大半年裡還拿不下緬甸,我們也活該被明軍殲滅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