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492 字 1個月前

第3133章

所以,在明廷發出明確威脅后,薩摩高層不得不妥協了,當然,他們也獅子大開口跟大明要了更多的補償,不過,跟誰做生意不是做呢,所以,只要有錢賺,大虎屋也是可以接受薩摩人的要求的。

於是,明弘光五年、日本后光明天皇慶安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薩摩正式同意放棄染指琉球的《掟十五カ條》、撤回設置在琉球境內的宮古島在番奉行、琉球在番奉行和八重山島在番奉行,並承認琉球是大明的藩屬,侵犯琉球等同於侵犯大明本土。

進駐那霸的南洋艦隊一部在薩摩正式承認放棄在琉球非法利益后,立刻以所載陸戰營護送問責使前往首里城堡,然後在琉球文武大臣的面前,剝奪了琉球世子尚質的爵位,並將尚質及尚質的妻兒、兄弟姊妹、兄弟姊妹的家庭成員及相當一部分琉球大臣押上軍艦,押回南京受審。

待琉球眾人被強迫帶到南京后,剛剛到任的理藩院院使王永吉便奉旨宣布第二尚氏屢次欺君罔上騙取冊,實罪不可赦,但第二尚氏多年以來治理琉球也算有功,故免於第二尚氏一族死罪,廢尚氏琉球郡王、降為郡伯、留南京居住;另,第一尚氏血脈不存,大明無法存亡續絕,故琉球除國,由大明收為郡縣,暫設琉球縣、暫隸福寧直隸州。

至於琉球王國原有貴族,按王子-按司、親方-親雲上的原有等級授予郡子、郡男爵位,也全部養在南京;至此,自中山國時代就臣服大明的外藩琉球,成為了歷史,留下來的就只是大明國土琉球縣了。

說起來,朱由崧廢琉球王、兼并琉球的做法讓某些衛道士頗有些不滿,認為以大欺小,非王道、乃霸道,不是聖君所為,但對於這些人的議論朱由崧卻置若罔聞,權當他們在放屁。

而薩摩藩得知大明兼并琉球后,也是一肚子的羨慕嫉妒恨,不過除了上述情緒外,薩摩人也是一陣的后怕,沒錯,他們差一點準備虎口奪食,那可真就徹底跟大明不死不休了,所以,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薩摩人很快調整了心態,乾脆利落的撤回了之前派駐在那霸的貿易站,權當薩摩人從來沒有進出過琉球一樣,甚至徹底忘記了九州島以南海域中還有一串叫做琉球的群島······

其實,在對琉球動手的同時,內務府也在對蝦夷地、苦兀島等地的愛奴族下手,接下來,這些散布在鯨海、鱷海各島上的愛奴族各部都將被強行遷移到千島群島的大小島嶼上重新安置,並以授予自治權之名讓他們自生自滅----總算朱由崧還授予各島島主及各部酋長以郡子、郡男的爵位,並答應每年都以爵祿的名義發放若干物資,以維持各島愛奴人的生活,但封爵也好、給予物資也罷,目的只不過讓這些島和島上的愛奴人以大明內藩的身份存在,以便將來蝦夷地等地大明子民數量充實了,再緩緩實施改土歸流----那些愛奴人留下的土地自然就被內務府拿來安置新的移民了······

此外,佔據蝦夷地渡來半島南部的松前家也感受到了內務府的壓力,以至於松前家去年剛剛繼承家業的新當主松前高廣不得不做出貢獻版籍、請求歸化大明的決定。

對於松前高廣的決定,朱由崧欣然接受,決定賜高廣宋姓,封郡侯,就連松前家的家老重臣也得到了郡男的爵位,只是朱由崧暫時還不想跟德川幕府翻臉,所以宋(松前)家目前被允許居住在渡來半島,並對外繼續以日本人裝扮,依舊按時前往江戶參覲······

當然,眼下大明朝廷財力長期緊張、國內鎮戎兵馬的設置也沒完全完成,所以如今朱由崧除了在力量相對充沛、足以壓倒外部力量的地區動一動手腳、吃下幾塊小點心外,暫時還沒有力量針對危害性更大的西南地區土司進行廣泛的改土歸流----過去二十年,大明損失了相當多的人口,大量土地拋荒,所以短時間內也不用打土司治下領地的主意----就只能暫時承認地方土司的世襲權威,並授予郡爵來穩住各地土司,不讓他們鬧出亂子來,打亂大明的恢復,至於改土歸流問題,只好待日後在徐徐而圖之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