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9章
“接下來,吏部要不要置?”
孫傳庭當即言道:“不可置!”
馬士英和張國維的意見也是一樣,不能設置留都吏部,以免南北各用一批人,從而形成國家分裂。
“好,那就不設留都吏部!”朱由崧從善如流道。“那要不要設留都戶部和留都度支部!”
孫傳庭還是主張:“如是以北京為留都,則不必設置留都戶部,但可以設置留都度支部!”
馬士英的意見相反:“可以設留都戶部,但留都不宜設置度支部!”
度支部集中體現了中樞權力,因此馬士英認為不可分與地方,留都也不行!
張國維沒幹過戶部尚書,對財政事務不算了解,所以對舍不舍留都戶部和留都度支部沒有特別的意見,謝友青則是沒有中樞任官的經驗,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在留都設置這兩個機構,至於宋之普等人更是沒有說話的餘地。
見兩位大學士的意見不統一,朱由崧考慮了片刻,決定道:“那就先說其部門,留都刑部、留都工部、留都兵部、留都學部要不要設?”
張國維答道:“各道參照中樞將分設提學、按察、兵備、營建諸使,實在沒有必要再設置留都各部!”
參照張國維的意見,其實留都戶部和留都度支部也一樣,是沒必要設立的。
此時就聽謝友青石破天驚的說道:“臣以為,南北京未必要設為留都,或以承天安陸府設為留都更加合適,可方便管轄湖廣、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等地。”
張國維反對道:“何不將武昌定為新都呢!更能照顧方方面面!”
朱由崧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隨即在殿內踱起了步,馬士英三人不敢再坐,便起身等候朱由崧的決定,正在此時,一名司值內侍走進殿內報告:“皇爺,余學士到了!”
“讓他進來!”
幾分鐘后,剛剛調任翰林院學士的余煌走了進來,朱由崧待他叩拜起身後,對他交代道:“之前吏部改制的時候,朕忘了設置一個負責地名的機構,眼下也不能朝令夕改,就由翰林院負責這件事吧!”
余煌應了一聲,就聽朱由崧繼續道:“這個部門設立后,好好的把大明現有府州縣的地名梳理一下,畿南有趙州、滇西也有趙州,漢中有徽州,江東又有一個徽州,太多重複了,必須明確區分!”
余煌應道:“臣回去后就辦!”
朱由崧擺擺手,余煌告退而去,余煌這個插曲結束后,朱由崧雙手負責腰間玉帶向軍機處眾臣說道:“南京控長江而位於大明海岸線之中,距西南也相對較近,地理優勢遠比北京要大,但事情不能單看地理,畢竟北地面臨虜韃威脅,是大明根本大患,所以都城北移是必須的,可都城北移后,對西南卻是有些鞭長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