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6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74 字 1個月前

第3236章

“皇爺!據查,前次蘇州絲綢工人衝擊錦衣衛蘇常副千戶衙門,公然叫嚷抗稅口號一案已經徹查清楚了。”負責監控民間的東廠提督趙山向朱由崧報告道。“策劃者多為十郡大社的骨幹,內中有里居太僕寺丞徐炎、里居中書舍人王挺、里居烏程知縣王揆、蘇常鄉試舉人徐孚遠、蘇常鄉試舉人尤侗等人,以及作為幾社骨幹的徐汲承等人;據查,十郡大社和幾社還曾計劃,在松江、嘉興策動類似的事件,只是由於朝廷矢力鎮壓,才不得不暫停了實施”

朱由崧並不奇怪復社的人會參與作亂,只是問道:“人販抓了呢?證據確鑿嗎?”

朱由崧先問人販抓了沒有,這讓趙山鬆了口氣:“回皇爺的話,尤侗、徐乾學等四人、錦衣衛已經抓到了,但王挺、王揆是太倉相公的嫡孫,徐炎、徐孚遠和徐汲承則是華亭相公的後人,奴婢等不請旨意,不敢擅自動手!”

太倉相公是曾經擔任過萬曆朝擔任過內閣大學士的王錫爵,華亭相公則是嘉靖與隆慶朝內閣大學士徐階,兩人都曾官居首輔,權傾一時,並且門生眾多,至今尚有遺澤。

按道理,對於內閣首輔的子孫犯罪,朝廷應該給予部分體面的,但朱由崧卻不講規矩:“常言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內閣首輔的子孫,還能凌駕於皇族之上了?”

趙山應道:“奴婢明白了,奴婢立刻行文蘇州錦衣衛!”

目前錦衣衛實際相當於憲兵及付伯樂的角色,而三廠才是真正的特務機構,因此東廠實際沒辦法親自出馬抓人的,一切都需要通過錦衣衛才行。

“移交給三法司之前,證據做的紮實一點,”朱由崧交代道。“省得有人不停的呱噪!”

其實證據再確鑿,也會有人無視,然後大罵朱由崧不尊重前朝老臣的,但這未嘗不是朱由崧放下的香餌,準備用來激怒那些頑固反對自己的“清流”黨人的----不錯,只有“清流”們上當了,付諸行動了,朱由崧才好名正言順的收拾他們,順便給空空蕩蕩的內庫補一次血。

趙山退下去了,剛坐下來吃了口西瓜,司值內侍便進來報告道:“皇爺,廷推結果出來了,首輔請求陛見奏報!”

朱由崧吃完了手中的一瓤西瓜,這才一邊擦嘴,一邊命令道:“讓他進來!”

馬士英走了進來,向朱由崧跪拜道:“臣叩見陛下!”

朱由崧下令道:“給馬老先生賜座,另外,賞老先生一塊西瓜,且吃完了再說!”

馬士英領旨謝恩,然後細細的把西瓜給吃了,等吐完瓜子,擦完手嘴,馬士英便想着開口彙報,結果,朱由崧先發制人說了個故:“西瓜現在已經不是稀罕物件了,但在西瓜唐代還是宮中珍物,別說百姓了,百官也是甚少能吃到的,所以有些吃過西瓜的大臣非常饞西瓜,但市面上買不到怎麼辦呢?於是,某日唐皇賜大臣一片西瓜,這位大臣三下五除二吃完了,臨了把瓜子全吐在手上,然後偷偷的帶回家去種植,這才將西瓜從宮中專享之物變成了百姓也能吃到的消暑佳品!馬老先生,你說,貪婪是不是國家進步的動力呢?”

蘇常巡撫已經私信向馬士英報告了蘇常錦衣衛副千戶衙門的行動,所以,馬士英聽出了朱由崧這番話的潛台詞,便順着說道:“就西瓜這件事來看,官員貪婪還是有意於民生的,但換到其他地方,卻是國之大害,必須加以嚴懲。”

有馬士英這句話,抓捕前任首輔子孫就不是皇帝刻薄寡恩,而是現任首輔公忠體國了,所以朱由崧滿意的笑道:“馬老先生果然是國之干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