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0章
“授科爾沁右翼后旗賜名撒叉衛、授杜爾伯特旗賜名卜罕衛、郭爾羅斯后旗賜名塔里衛、阿巴哈納爾左翼旗賜名亦迷衛、阿巴哈納爾右翼旗賜名木魯衛、烏珠穆沁左翼旗賜名冬河衛、烏珠穆沁右翼旗賜名察喇衛、巴林左翼旗賜名兀喇衛、巴林右翼旗賜名虎兒衛、浩齊特右翼旗賜名合蘭衛、浩齊特左翼賜名阿真衛、烏喇特左翼賜名突泉衛、烏喇特右翼賜名蘇溫衛!”
堵胤錫的聲音在會場里回蕩着,不過他不懂蒙語,所以邊上還有會同館的翻譯在同步解說。
“科爾沁左翼中旗賜名脫倫衛、科爾沁左翼后旗賜名哈喇衛、科爾沁左翼前旗賜名真河衛、喀喇沁左翼旗賜名嘉河衛、喀喇沁右翼旗賜名喇魯衛、喀喇沁中旗賜名麥蘭衛、奈曼旗賜名思木衛、敖漢旗賜名富餘衛、翁牛特左翼旗賜名伏里衛、翁牛特右翼旗賜名哈喇衛、阿巴嘎左翼旗賜名屯河衛、阿巴嘎右翼旗賜名卜魯衛、蘇尼特左翼旗旗賜名堅河衛、蘇尼特右翼旗賜名忽魯衛、克什克騰旗賜名魯河衛!”
表面上,給漠南蒙古各部改名似乎沒有接下來重新劃分各部封地草場的關係更重大,但事實上,這卻是割裂了各部的歷史與昔日同胞之間聯繫的重要手段,以便大明能對這些心思未定的漠南蒙古部族進行分而治之。
“四子王部賜名寬山衛、茂明安部賜名屯吉衛,分土默特右翼為白河、泰罕兩衛,分土默特左翼為長嶺、哈河、甫河三衛,察哈爾中衛改稱東寧衛,察哈爾中前衛改稱北寧衛、察哈爾左衛改稱兀者衛、察哈爾左後衛改稱額克衛、察哈爾右衛改稱海喇衛、察哈爾右前衛改稱喇溫衛、察哈爾右後衛改稱土亭衛、察哈爾中後衛改稱乞勒衛······”
說完了給漠南蒙古各部的賜名,重頭戲來了,與會的漠南各部首領都聚精會神的聽着,好像,這樣就能保證自己部族的利益了。
“白河衛的封地移動至烏爾虎河、色野爾齊河流域,即原烏珠穆沁左翼旗故地!”
“冬河衛的封地移動至阿魯昆都侖河、呼林河流域!”
這裡原來是科爾沁右翼中旗的地盤,現在空出來了,自然要安排一個新主人的。
“肇州、賓州、龍安(農安)一線松花江西岸授予堅河衛。”
這一片原來是郭爾羅斯前旗的地方。
“塔里衛移動到圖爾山東南地區及周邊!”
新塔里衛原來是扎魯特左右旗的地盤,現在扎魯特人走了,明廷便把一部分科爾沁人移動過來。
“亦迷衛移動到西遼河以北、新開河周邊。”
新亦迷衛是原來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地盤,但現在,明廷是不可能讓科爾沁人繼續留在原地的。
“脫倫衛移動至原察哈爾中衛,東寧衛移動至雙遼堡、通遼堡、彰武堡、慶雲堡之間。”
新東寧衛原來是科爾沁左翼前旗和左翼后旗的地盤,現在交給了明廷派員直接管理的察哈爾人,顯然能更保障遼寧西北方向及松漠都司腹地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