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10 字 1個月前

第3402章

明弘光八年十二月一日,南京大都督府奉旨從河南、江北、江東、浙北、浙南、福建、乂安、江西、山東、湖北各道抽調出6個內鎮步兵團、2個內鎮騎馬步兵團、2個內鎮騎兵團,開往琉球。

第二天,大都督府又從南京和鳳陽調撥1個京營步兵師、1個京營騎馬步兵團、1個京營騎兵團、1個京營攻城炮團、2個京營輜重團開往琉球;隨後,得到南京命令的東洋水師(原北洋水師)陸戰旅3個團也向濟州島實際了調動。

當年十二月五日,大都督府又奉旨從畿東、遼寧兩道調撥2個內鎮步兵團、1個內鎮騎馬步兵團、1個內鎮輜重團前往濟州集合;蝦夷地、苦兀島的皇莊保民團也在稍後接到旨意,於年後進行了必要的集結。

不過各部鑒於調動需要時間、徵集物資也需要時間,再加上日本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同,雖然中日目前處在斷交狀態,但中國自隋唐以來都承認有日本這個國家,且明太祖朱由崧還把日本定為了不征之國,所以,根據東亞的戰爭倫理,為了師出有名,所以,在大都督府調兵遣將的同時,鴻臚寺奉旨遣使前往朝鮮通報了大明的戰爭準備情況。

之所以要派人通報朝鮮,自然不是要求朝鮮出兵配合,而是出於兩個目的,其一是希望朝鮮能為征日軍提供一定的糧秣補給,這部分糧秣將作價抵消朝鮮來年該償還大明的部分賠款,其二是通過朝鮮與日本之間的外交渠道,向江戶幕府轉達大明朝廷的外交訴求和武力威懾。

對於大明天使帶來的消息,朝鮮方面驚疑不定,但還是乖乖的派禮曹參判金西介陪同明使乘坐東洋水師的淮丁軟帆快船前往釜山聯絡作為朝日橋樑的對馬藩。

接到來自豆毛浦倭館的緊急通報,對馬藩不敢怠慢,一面緊急派人通報幕府,一面又勒令豆毛浦倭館立刻查清朝鮮“使團”的目的。

日本安慶后光明天皇承應元年十二月二十日,對馬藩的報信船抵達大阪,旋即向大阪城代通報了朝鮮派人遞交了需要緊急遣使入日的要求;對此,大阪城代也不敢怠慢,第一時間派出快馬,向江戶通報。

但問題是,此時已經是新年將臨之際,所以,接到大阪方面報告的幕府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回復,而是優先過年,直到來年的正月十三日,才給出了不準朝鮮使團來日,且由對馬宗藩先與朝人接觸,探明朝人來使目的的回復。

其實,幕府的決議還沒有發出,對馬宗藩就已經打探到了朝鮮遣使來日是為大明轉達外交公函,並且還通過一系列的蛛絲馬跡,知道了大明外交公函的內容,因此,等不及江戶回復的對馬藩又連續向幕府發出了“朝人此行乃為明廷轉交通牒”、“明人要求江戶立刻廢止第六道《鎖國令》,否則就會出兵日本”的緊急通報。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