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3章
接到對馬藩後續報告的幕府高層迅疾進行了研究,但最終結果只是派遣一名若年寄前往對馬接受朝鮮人轉達的大明通牒,併當面予以嚴正回復;就這樣,當年二月初七,播磨姬路藩主、幕府若年寄松平忠次(榊原忠次、大須賀忠次)帶着日本人特有的傲慢,趕到了對馬。
二月十二日,金西介坐朝鮮船抵達對馬,與松平忠次進行了接洽,並向松平忠次遞交了大明要求德川幕府立刻撤銷第六道《鎖國令》、允許中國商人與商船在日自由貿易的國書。
松平忠次接到國書後,絲毫不顧外交禮儀,當著金西介的面就撕毀了國書,並煞有其事的告示金西介,鑒於大明顯露出來的居高臨下的態度,從即日起來,日本將對來日貿易的大明商船加征相當於貨值百分之三十價格的處罰性關稅----幕府目前沒辦法徹底禁絕中日貿易,也沒辦法威脅大明沿海,就只能用加征關稅的方法來打擊大明海商、給大明朝廷製造麻煩了----並且幕府還會進一步強化《鎖國令》,將原本日本發現走私的大明商船會沒收船隻和貨物、關押船上人員一年的條款,更定為沒收船隻商品、船上人員一律斬首的更嚴厲處置。
金西介見日方態度倨傲,便試圖予以規勸,但松平忠次根本不予理睬,還下令立刻驅逐金西介一行,見德川幕府這邊已經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了,金西介只能悻悻的返回釜山,向留在釜山等待消息的大明使臣做了彙報。
得知江戶幕府的所作所為後,暴跳如雷的明使當即坐上軟帆快船返回了南京,向大明朝廷奏報日本外交人員撕毀大明國書的“屈辱”事件。
德川幕府粗暴回應大明要求的消息頓時引起了南京百官的憤怒,於是,在百官要求嚴懲暴日的請求聲中,朱由崧下達了討伐日本的旨意。
當然,對於大明可能為了顏面展開對日作戰,德川幕府並非沒有準備,事實上,松平忠次在對馬對金西介發往脾氣后,回到九州,便以幕府名義下達了九州警戒令和西國警戒令,要求九州、四國及陰陽兩道的日本諸藩立刻進入警戒狀態,以防禦明軍可能發起的跨海作戰。
此外,松平忠次還匆匆趕到長崎,出任九州方面的總大將,以指揮可能發生的長崎保衛戰;而松平忠次在趕到長崎之前就下達了他作為九州總大將的第一道命令,即要求長崎奉行立刻查抄長崎華商商館,拘捕在日華人。
只是松平忠次這道命令下的太晚了,絕大部分的華商已經提早回國,或者說上個貿易季就沒來,剩下的也被一些日本大商人給秘密保護了起來,所以,幕府雖然得到了一些商棧存貨,但卻沒能抓住必要的人質。
按下松平忠次在長崎的所作所為不說,對明警戒令下達后,卻讓長州、薩摩等與福海號、大虎屋有密切關係的沿海諸藩起了別樣的心思,一時間九州、西國風起雲湧,各方勢力私下串聯,大有風雨欲來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