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5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08 字 1個月前

第3415章

四月二日,明軍卸下隨船運來的攻城火炮,對和歌山城進行了猛烈轟擊,只有從被明軍水師摧毀的沿海炮台中搬來少少幾門完好火炮的紀州藩軍根本無力壓制重型攻城炮對和歌山城的轟擊,最終不得不倉皇放棄和歌山城,奉着紀州藩藩主德川賴宣衝出了明軍尚未完成的包圍圈,向大和方向逃去。

明軍並未追擊德川賴宣,而是夷平了和歌山城,並在和歌山港區附近用和歌山城的建材、周邊山林中砍伐的竹木及隨船攜帶的水泥,開始修建防禦陣地,以為接下來大規模進攻日本內地的後方兵站及前進基地。

在明軍修建前進基地時,卸下攜帶物資的明軍運輸船在己方淮丙船的掩護下,回返那霸接運第二批物資和人員了,而全部30艘淮戊船和4艘淮丁信報船則留下來保衛和歌山外海及紀の川下遊河道的安全。

收到明軍攻打紀伊藩並快速奪取和歌山城的消息后,從江戶趕來大阪坐鎮的幕府老中阿部忠秋立刻指揮着4萬餘名諸侯軍迅疾開往紀伊,不過由於擔心明軍聲東擊西,阿部忠秋沒有動用山陽及南海道增援過來的諸侯軍參戰,而是將這3萬軍隊連同幕府召集的4000御家人留在大阪作為預備隊。

從大阪城下到和歌山港大約只有十一日里(66公里)的距離,速度足夠快的話,其實只有2~3天就能開到了,但問題是,從岸和田至和歌山一線的沿海都有明軍淮庚船在遊盪,被淮丙船上艦炮射程嚇住的日本人不敢輕易沿着通行狀態最好的海岸道路行進,就只能沿着內陸非常破敗的小路行動,這就耽擱了一點時間。

並且在紀伊國的北部、和泉國的南部有一座橫貫東西的金剛-葛城山,山間道路主要是給商旅走的,相對比較狹窄,大軍經行時速度根本快不起來;等翻過了金剛-葛城山,走到紀の川北岸準備渡河南下時,又遭遇到了游弋在紀の川中的明軍江海兩用槳帆船的炮火攔截,搞得人仰馬翻卻奈何不得,最終只能迂迴到紀の川上游水淺處過河。

然而,迂迴是需要時間的,所以,阿部忠秋部前後整整走了六天才抵達了和歌山港外圍,算給足了明軍修建簡易工事的時間;並且明軍不還是光自己動手修建工事的,這不,德川賴宣從和歌山城逃走時,留下了一個價值35萬兩白銀的金庫、數個加起來存糧超過15萬俵的糧庫以及另外若干個存放有布匹、鹽、醬油等物資的倉庫;此外,明軍又在和歌山城港的幾處商業町里繳獲了大致相同的金銀物資;所以,找到這些個倉庫的明軍毫不猶豫的使出了撒幣大&法,在隨軍的海外日本人的幫助下,以每天每人三合白米的價格動員、雇募了數千名紀伊藩百姓,幫忙參與工事的修建,並因此及時在幕府軍抵達前修建起了一條周長約5.5公里的簡易防線。

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明軍只修建起了一道簡易防線,但簡易防線也不是輕易可以突破的,因此不知道明軍底細、不敢貿然發起攻擊的阿部忠秋在瞠目結舌之餘,就只能選擇了首先與明軍進行外交接觸。

這倒不是阿部忠秋不知道攻敵於立足未穩之際的道理,而是相比目前躲在防線后的明軍來說,日軍現在才是初來乍到的狀態,所以,阿部忠秋只能按下內心焦急和不安,先嘗試着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