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9章
豐岡藩藩主杉原重玄也報告了他注意到的東西:“明人的防具比我們的要好了太多,所以,戰鬥中明軍大量採取了以傷換傷的戰法,導致了本藩那些衝上長垣的郎黨損失慘重!”
參戰明軍幾乎人手一件布甲/布面鐵甲,有些還多了一身紙甲或鎖子甲,而日軍這邊連竹皮胴具都很少,因此,雙方交戰時,日軍砍明軍一刀、刺明軍一槍,根本奈何不了擁有充分防護的明軍,而明軍反擊卻是防護不足的日軍沒辦法承受的。
園部藩藩主小出英知則建議道:“由於攻擊時,需要攀爬,因此並不合適攜帶和使用長槍、長鐮這樣的武器,應該儘可能的使用太刀。”
小出英知的意見不能說不正確,因為一般來說,守城方可以用長兵器,而需要攀爬的攻城方最好別用長兵器,但渡邊忠直卻表示了不同意見:“不行!明人使用的都是沉重的鈍兵,我們若只用太刀迎敵會吃虧的!”
與品種繁多的明軍戰鬥用武器相比,小國寡民的日本人已經將常用兵器簡化到了極少幾種,因此當只有太刀和槍矛的日軍遇到明軍的城池、鎧甲、重兵器組合時就傻眼了。
高木正弘附和道:“現在的情況是接戰時,我軍的太刀破不開明人的防禦,又容易與明人使用的重型武器接觸時產生折斷和卷刃,而帶着槍矛又的確不方便攀爬,所以,在下認為,最好能調來仙台藩的騎鐵部隊,或給進攻部隊配屬一些短鐵炮以幫助近戰。”
阿部忠秋苦笑起來,是的,仙台藩與大明之間眉來眼去多年,幕府是了如指掌的,所以怎麼可能宣調仙台軍來助戰呢,就算是仙台藩願意助戰,幕府也要擔心仙台人戰場倒戈的,更何況仙台藩遠在陸奧,開到紀伊,黃花菜都涼了。
至於給攻擊部隊配置短火槍嘛,這也是有些麻煩,畢竟短火槍因為射程的問題,在日本各藩軍中不太常見,只有各藩大名及幕府高級旗本才會購買一兩柄作為收藏,一時半會也沒辦法給攻擊部隊湊齊了。
所以,阿部忠秋便問左右道:“各位屋形大人,丹南侯、伯太侯、豐岡侯、園部侯的話,應該都聽到了,那麼接下來的仗該怎麼打呢?”
在場人大多鴉雀無聲,只有紀伊藩主德川賴宣牙根痒痒的說道:“眼下國崩隊已經牽制住了明人兩處堡壘的大筒,使之無暇關注兩堡間這處小堡,再加上之前安排的牽制部隊也吸引了明人南方大堡的部分防禦力量,所以,我軍可以儘可能的發揮兵力上的優勢,以疲憊小堡之明軍,進而摧垮小堡之明軍。”
德川賴宣的意思說白了就是車輪戰、人海戰,但問題是,這麼打損失會很大,所以,各位在場的藩主,頗有些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