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7章
“各位船場主家也一樣,從今天開始起,不準再外接訂單了,一應訂單完成後,全部為大明朝廷生產西式運輸船,只要船隻質量沒有問題,大明朝廷全要了,給的價錢也保證你們滿意。”
大明現在還是有幾家船場可以生產西式船隻,但這幾家船場無一例外都在生產大型戰艦,根本沒有餘力運輸船及民用船----少量富裕產能用來生產信報船了----所以,一樣就只能把西式運輸船的生產外包出去。
“另外,如果各位在會安、北大年、阿瑜陀耶、亞齊、果阿等地也能製造和搞來西式運輸船的話,送來大明,朝廷也會給予一樣的優待。”
知事的話說完后,在場的葡萄牙人果然眉開眼笑,當然,他們之所以喜笑顏開不是因為能賺錢,而是因為大明朝廷用得着他們,自然就不會對他們動手了。
“這位老爺請放心,我們一定全力配合貴國朝廷的安排,只是我們想知道,貴國需要我們運什麼?”
知事笑了笑:“這也不是什麼秘密,眼下不是有好些個宗室前往海外就藩嗎?出海的宗室太多了,這船就不夠了,所以,你們走運,只要抓住了機會,至少二三十年裡,不愁沒錢賺!”
一百家宗室前往岱輿大陸,每家算是都帶19船人貨出海,那一年就是1900船,即便分兩次運,那一年也得要準備950條船;而區區19船人貨又如何能維持一個國家呢,少不得還要後續運人運貨過去補充,若按每年每藩19船計算,正常情況下,至少未來20年裡,每年都要有950艘船跑大明-岱輿航線了;此外,到了戴利港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還要進一步轉運,期間又要大量船隻備用,可大明哪有那麼多海船可用啊,就算有,運人哪有運貨賺,所以,至少未來20年內,大型海船會成為剛需;船主及造船商人,自然也就是錢景無限了。
一聽說,二三十年內都有利可圖,在場的葡萄牙人眼都紅了,於是,有腦子清醒的葡萄牙人便問道:“是所有人都能賺這筆錢,還是只有歸化后才能受到雇募?”
知事愣了愣,隨即順着對方的話做了回應:“歸化了自然更能獲得信任,拿到更大的生意份額,不過,相比歸化不歸化,更重要的是,你們別違反了朝廷的旨意,別做了大明不允許做的事情······”
安撫完了葡萄牙商人,知事剛剛鬆了口氣,就聽手下報告道:“老爺,澳門泰西教找到了縣衙,堂尊以這件事關係外交,給踢到咱們這了,您看,您要見泰西教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