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6章
由於佐戈堅·保羅·亞夫羅夫·普雷馬科夫督軍的反對,所以安東尼·阿爾吉拉·葉梁科夫伯爵對林北都司所提兩國在安加谷地進行談判的建議提出了兩國與奧爾洪島進行談判的反建議,而這個建議不出意料的遭到了大明方面的拒絕。
隨即林北都司方面提議,雙方的談判在哈爾巴托沃堡以南33俄里的卡爾盧克村、一個布里亞特蒙古人的小型村落進行,但俄方又再一次拒絕了這個提議,並提出在安加谷地東南40俄裡外的勒拿河支流伊利卡塔河沿線的一個名叫【眺望東方】的廢棄營地展開會談,而這個建議理所當然的又被林北都司所否定了。
正當柳江斯基把整個八月都用在了來回奔波的時候,暹羅王子速猜速蓬塔及暹羅宰相之一的塔棟塔麻再一次抵達了廣州。
去年十月,速猜速蓬塔和塔棟塔麻就曾代表大城王朝前來大明朝貢,並希望籍此通過大明朝廷來約束大西軍殘部在八百大甸、老撾方向的進攻;然而,當時大明朝廷卻要求大城王朝與大明簽署宗藩條約,成為大明的外藩。
可問題是,暹羅大城王朝本身是中南半島一霸,是瀾滄王國、素可泰王國、蘭納王國、真臘王國、佛打泥(北大年)邦等周邊國家的宗主,因此大城王朝對大明稱藩絕不是暹羅一家的事,而是整個中南半島在外交、內政方面的大變局,所以,速猜速蓬塔和塔棟塔麻兩人根本沒有權力答應大明的要價,就只能匆匆返回國內進行稟告。
不出意料,速猜速蓬塔和塔棟塔麻兩人的報告立刻引起了大城王朝內部的爭議----眼下統治了暹羅20餘年的巴塞通王已經年老倦政,因此大城王朝內部有資格繼承王位的王子們各個拉幫結派,於是乎阿瑜陀耶城的朝堂上,大量充斥着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聲音。
除了極少數腦子清醒的暹羅政治家覺得舍虛名而保實利並無不可外,大城王朝的大多數文臣武將都認為向大明稱藩的代價太大了,堅決反對自降身份。
然而阿瑜陀耶城朝堂上的莫名自尊並不能改變北方的戰事結果,截止到明弘光十一年五月初,八百大甸宣慰司宣慰使白文選、老撾宣慰司宣慰使馬唯興兩部在泰北戰場上所向披靡,不但差一點滅亡了蘭納國,還迫使瀾滄索林那旺薩王一個月內三度向大城求援,卻是讓暹羅方面頭疼至極。
是的,大城王朝很早就摻和到了蘭納之戰和老撾之戰中,曾經先後向兩國派遣了總數3萬餘的援兵,還勒令素可泰、真臘等附庸向蘭納和南掌各自派遣了萬餘援兵,然而面對前來搶地盤的大西軍余部,大城聯軍可謂是屢戰屢敗。
其實,也不是大西軍的戰力超強了,要知道那些拿到地盤的大西軍將領早就不想打仗了,甚至他們手下的漢人士兵也在拿到了份地和幫種奴僕后沒了繼續征戰的心思,也就是白文選、馬唯興及一些還沒有拿到自己那份領地的大西軍將領尚有進取之心。
但有進取心也沒用,白文選等大西軍將領手下加起來也沒有2000漢兵,根本無法繼續展開針對八百大甸及老撾兩地的進攻,所以,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之下,白文選等人就只能徵召緬族兵馬為自己作戰了。
當然,為了讓緬族兵馬心甘情願的為自己作戰,白文選等人給予了緬族隨徵士兵與漢兵一樣的待遇,即打下地盤后,每個出戰士兵能獲得100~150畝土地及3~5戶幫種僕役,並且只要這些士兵家庭日後有子弟在軍中服務,所領土地和奴僕及士兵家庭本身就可以享受免稅待遇;對於如今巨大的誘惑,緬族兵果然願意用命,因此,目前與泰族/傣族諸國作戰的,實際是緬甸人,而緬甸人對泰族/傣族諸國一向是有心理優勢的,這不,多年征戰下來,確實是把包括大城軍在內的泰族/傣族諸國軍隊給打了個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