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7章
既然前線力不能敵,那麼是不是要派遣更多的援軍呢?
可派遣數量更多的援軍會不會動搖了暹羅國內的經濟基礎和社會穩定呢?
如果不派援兵,蘭納、瀾滄兩國就會保不住了,那麼接下來戰事會綿延到素可泰和真臘境內,甚至綿延至大城王朝的境內呢?
一想到當年緬甸對暹羅的佔領和統治,大城王朝高層就毛骨悚然、畏懼異常----沒錯,大城王朝並不知道大西軍這邊其實也是強弩之末了,只要佔到一定的土地,就會偃旗息鼓,就地生息----所以,思來想去后,暹羅國內決定以犧牲蘭納和瀾滄兩國的代價,與大西軍余部進行媾和!
可問題是,媾和也需要一個有力的中介者出面才比較妥當,所以,一番兜兜轉轉后,大城王朝就只能再派速猜速蓬塔和塔棟塔麻兩人前來大明求援。
由於已經做好了放棄蘭納、瀾滄的心理準備,所以,這一次暹羅人做好了簽署《明暹宗藩條約》的打算,不過嘛,暹羅人肯定不能乖乖就範,因此,關於《明暹宗藩條約》的具體條款,暹羅人已經做好了拉鋸作戰的應對。
然而,速猜速蓬塔王子和塔棟塔麻宰相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抵達廣州向廣東道鴻臚使衙門遞交的國書後,並沒有得到大明方面的迅速回應。
怎麼回事?是大明不想收暹羅為藩屬了嗎?亦或是大西軍余部在大明朝廷使了銀子,讓大明朝廷暫時擱置與暹羅的談判,從而給大西軍余部留出足夠攻略的時間?
心中不安的兩人不得不花錢四處打探,以確定大明官方態度變化的原因。
只是,銀子花了一大堆,消息也終於打探到了,但相關結果卻讓兩人瞠目結舌:大明朝廷眼下有更關切的事務要處理,暫時沒有與暹羅談判的餘力。
這,這肯定是搪塞,大明朝廷完全可以一邊處理所謂的重要事務,一邊與暹羅進行宗藩條約的談判的,那麼,大明朝廷為什麼要搪塞暹羅呢?
兩個暹羅人頓時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