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9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12 字 1個月前

第3579章

所以,朱由崧才要未雨綢繆,對此進行一系列的試驗。

是的,朱由崧穿越時沒有帶上搜索軟件,所以,朱由崧不是什麼都知道的,因此關於路軌的軌距、枕木大小、枕木鋪設距離、道釘數量、路軌本身寬度都要進行一一摸索,但這種摸索顯然不能在大明本土進行,因此,思來想去后,朱由崧決定先在苦無進行實驗。

之所以選擇在苦無實驗,一方面是苦無目前完全掌握在內務府皇莊手中,沒有徵地的麻煩,另一方面苦無漫長的海岸線及沿海狹長的平原可以讓相關實驗從0公里一直進行到800公里的超遠長程,因此能為日後在大明本土建設鐵路提供海量的數據;另外,苦兀島本身還有產煤,可以方便日後將馬拉列車迅速改為蒸汽火車,並進一步為本土鐵路實用化提供更多驗證資料;並且,苦兀島線路經行處雖然總體平坦,但也有少量山谷、山丘、河谷、沼澤、林原等複雜地形,可以說,大明本土早期能遇到的地形苦兀島都有,因此,在苦兀島能建成和使用馬拉列車及火車,那麼在大明一樣能穩妥的使用馬拉列車和火車。

當然,正因為朱由崧對如何建設和經營鐵路一無所知,所以,相關試驗不可能一蹴而就,期間必然有挫折,想要積累豐富的經驗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過這樣也正好,或許等馬拉列車的實驗成功了,蒸汽牽引機車也初步成功了,正好在大明本土推廣馬拉列車的時候,接茬在苦兀島進行真正的火車應用實驗----朱由崧籌備火車的根本目的是徹底終止了京杭運河的內河漕運,以便在水災面前選擇保河而非保漕,所以,不一定要火車成熟了才能加以推廣,完全可以在有馬拉列車應用經驗后,就加以實施----可謂是實現完美的銜接,從而減少時間上的浪費。

對,朱由崧已經半百了,鬼知道還能在這個醫療水平很差的時代活上多久,所以不能不懷着“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想法,快馬加鞭的改變世界了;不過,論起是不是現在就要將蒸汽機技術應用於紡織上,朱由崧還有一定的顧慮,畢竟,眼下小冰河時期還未徹底過去,大明境內也沒安穩多久,只要是貿然進行“羊吃人”或“棉花吃人”的話,社會太過動蕩了,未必就是好事了。

啥?正好藉機向海外移民?

道理是沒錯,但現在大明人口基數還太低了,根本么辦法在保證向海外運輸多餘人口的同時保證國內工農業生產的需要,所以,朱由崧還想緩一緩,過十年再說,屆時,國家總體承平超過十五年,或許就有更大的承載能力了,並且屆時蒸汽火車能不能投入使用還未嘗可知,但蒸汽船一定能開始使用了,這就會大大方便向海外運輸富裕人口,更快的移民全世界;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正當苦兀島的馬拉火車試驗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的時候,大明的使臣抵達了日本江戶。

“什麼?明年四月前要日本準備一萬兵馬及相應一年之糧秣?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我皇明要用兵,缺少兵馬,所以,希望幕府能幫着籌備一點,事實上,明年不單單是日本要出兵,朝鮮也會出兵一萬,並由我皇明指揮,怎麼?幕府不答應嗎?”

“閣下,幕府已經履行了《吹田條約》並且還如數支付了賠款,貴國沒有權力要求日本出兵!”

“是嗎?那就是幕府拒絕我朝的安排了?話說,幕府想好了後果嗎?”見日本人產生了猶豫,明使笑道。“一萬兵,各地浪者湊一湊就出來了,無非是萬人大軍一年的錢糧,幕府難不成捨不得嗎?”

“這······”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