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4章(1 / 1)

第3584章

巫國英看了看對面不動聲色的俄國人,然後慢條斯理的說道:“副總督閣下,鑒於兩國之間的認識相差過遠,且北海這邊馬上就要入冬了,因此,本官僅代表大明朝廷,建議雙方先暫時休會,等明年春夏之交再復會繼續討論。”

根據李成棟和鞏英的要求,為了抬高己方談判團的身份地位,所以俄方在介紹安東尼·阿爾吉拉·葉梁科夫伯爵身份時,除了強調伯爵的貴族身份外,還給伯爵加上了西伯利亞副總督的頭銜;然而根據大明方面的仔細探查,卻發現葉梁科夫的伯爵身份很難跟大明的伯爵對應上----俄國在沙皇彼得被奉為大帝之前,貴族階層的等級劃分並不清洗,不但不存在子爵、騎士兩級,而且男爵的含意僅相當於大明的地主或西班牙的鄉紳----真要硬性計較的話,俄國的伯爵也就最多相當於有鄉公或鄉侯加銜的大明縣男,甚至還比不上大明的縣子,因此,單就爵位對等來說,大明這邊出個有縣子爵位的武官就能敵體葉梁科夫伯爵了。

不過呢,大明的傳統是在官爵之中就高不就低的,而大明本身又沒有副總督這個職務,所以,大體可以將俄國的副總督視作大明各道巡撫;但這就麻煩了,大明各道巡撫是三品官----小道巡撫是從三品、大道及經濟強道的巡撫是正三品----而林北都司內部是沒有對等的職官的。

啥?都司不是相當於道嗎?怎麼會沒有相當於三品官的職官呢?

其實都司跟道還有區別的。

首先,都司的主官都指揮使其實相當於大明本土的總督,但本身品階並不固定,從三品官能出任,從一品官也能出任:

譬如,朱由崧剛剛任命徐文爵出靜海都司都指揮使、任命常延齡出任橫海都司都指揮使,由於兩人目前都是從一品都督,所以,此時橫海和靜海兩都司的主官就是從一品的;

而林北都司都指揮使李成棟目前只是一名從二品的都督同知,因此林北都司都指揮使目前就是一個從二品的官職;

換句話來說,各邊境都司的主官級別並不固定,而是由任職者本人的官銜來決定,不比內道有明確的等級劃分。

其次,都司下屬官員的職級是明顯低於同職務的內道官員的:

譬如,廣東道的鴻臚使一般是正四品或從三品,而橫海、靜海都司的鴻臚使卻是正五品或從四品的;

又譬如漢中的提學使是從四品或正四品的,而松漠、金微、朔方、饒余等都司的提學使卻也只有正五品或從四品;

具體到林北都司鴻臚使這邊,實際只有從五品。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