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5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88 字 1個月前

第3585章

最後,都司跟內道的官員設置還不一樣,內道有的職司,邊地都司不設,邊境都司有的職司內道不設,亦或是有些都司有的職務,另一個都司卻沒有:

譬如內地各道都有布政使、營建使、按察使,但邊境都司這邊大多是不設置的,而邊境都司大多設有理藩院分院和鴻臚分寺,但內地只有土司較多的西南各道設有理藩分院,河西、廣東、滇西、南寧等道設有鴻臚分寺,其他各道是不設理藩分院和鴻臚分寺的;

又譬如靜海、橫海兩都司的兵備使實際由都指揮使兼任,而北地都司則基本單獨設置兵備使;橫海、靜海兩都司設置有鹽鐵使和支度使,而北地都司只有鹽鐵使沒有支度使;松漠、金微、瀚海、饒餘4都司只設置有理藩院分院,不設鴻臚分寺,而靜海、橫海、林北、朔方、燕然、極東等6個都司即設置鴻臚分寺又設置有理藩分院。

所以讓從二品的李成棟直接出面與葉梁科夫為首的俄國代表團進行談判,不但屬於過高抬舉了葉梁科夫伯爵,而且還會讓都司主官處在某種不確定的危險境地中,是不可取的;

可只讓林北都司鴻臚使出面跟俄國人談,又級別太低了,實在有違大明自己提出來的外交對等原則。

因此,李成棟和鞏英兩人思來想去,始終沒辦法妥善予以應對,最終就只能向南京請旨。

朱由崧顯然對這種情況更有準備,所以很快拿出了解決辦法,即臨時委任林北都司鴻臚使巫國英為署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對羅剎交涉大使。

對羅剎交涉大使自然是個臨時的差遣,等對俄談判結束后,就會撤銷的,但署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就不一樣了,首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是個從三品的職務,正好能實現與葉梁科夫伯爵的身份對等;其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實是給各地巡撫的加銜,並非是都察院的實職,所以任命多少個都沒關係;最後,署理對外可以翻譯成代理,而實際意思卻是臨時,因此一方面可以糊弄俄國人,另一方面只要到時候取消了署理資格,巫國英也就沒了從三品官的身份,從而不會攪亂了林北都司的內部秩序。

於是,就這樣,巫國英便帶着大明使團與俄國方面展開了談判,不過呢,朱由崧和林北都司的所作所為,其實是給瞎子拋媚眼,俄國人根本不了解大明的官制,實際大明說什麼是什麼,就算是大明只怕一名七品文官過來談判,俄國人一樣會當成對方有大明朝廷最高授權的。

當然,朱由崧也可能明白自己的作為是對牛彈琴了,但他卻堅持認為,俄國人不是傻子,遲早有一天會明白自己曾經被大明糊弄了,到時候少不了就引起了外交糾紛,傳到了歐洲,那才是真正的丟臉呢----朱由崧可以為了領土、為了商業利益與俄國開戰,但卻不希望因為外交禮儀的問題讓兩國爆發衝突,這在經濟上完全不合算,因此沒必要。

葉梁科夫伯爵沉思了一會:“我僅代表俄國同意暫時休會,但希望休會不會影響兩國的邊境貿易,也不會造成兩國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巫國英笑道:“誰會在北海的冬天來往貿易和大打出手呢?而到了春夏,雙方能出屋子后,相信我們的談判已經再次展開了!”

葉梁科夫伯爵也笑了起來:“的確是這樣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