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2章
在坦賓島荷軍陸師擊敗鄭家上陸水兵,並止步於鄭家艦炮打擊範圍之外的時候,潘龍和部已經經由坦賓島東部海域沖入了龍牙門海峽,然後與正在掩護己方運輸船隊實施撤退的荷軍殘餘巡航艦、武裝商船展開了激烈的交戰。
由於淡美蘭群島之戰後,有兩艘戰區外的荷蘭信報船在荷軍戰敗時一早逃脫了,所以,荷軍第3艦隊的其他幾名編隊指揮官是在十月五日中午12點前後,就得知了己方主力編隊覆滅的消息,不過,得知這個消息后,荷軍第3艦隊內部卻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
其中,部分隸屬於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商船船長主張艦隊立刻向錫蘭撤退,但從淡美蘭群島之戰中逃脫的2艘荷軍巡航艦艦長卻不願意拋棄陸上指揮官及一眾行動相對緩慢的運輸船,所以,堅持要為運輸船斷後。
由於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所以,直到當天下午14:20,那2艘趁着夜色逃跑的荷蘭巡航艦帶來威斯中將殉國的消息后,荷蘭第3艦隊剩餘的編隊指揮官才在中立派的調和下達成一致意見。
這些殘存的第3艦隊高層決定:艦隊立刻向柔佛、龍牙門兩地的陸軍通報海軍專業編隊失敗的消息,並建議柔佛方向陸軍放棄繼續攻打柔佛,馬上沿陸路撤回馬六甲;至於龍牙門島上的陸軍,也應該於今晚開始實施撤退,然後由殘餘運輸船儘可能的運回馬六甲和襲擾;而剩餘的2艘荷蘭巡航艦及另外38艘荷軍武裝商船,會向運輸船提供1天的掩護,然後掩護艦隊便會丟下龍牙門島上還未撤離的陸軍及還沒有離開龍牙門海域的荷軍運輸船,直接退回馬六甲去。
既然高層取得了一致,那麼荷蘭人就立刻行動了起來,向該通知的人進行了通知。
只是荷軍第3艦隊高層沒有想到,主力編隊失敗、艦隊要跑的噩耗引起了某些不可測的反應,這不,在柔佛、龍牙門島的陸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部分荷軍運輸船就已經開始起錨逃跑了----荷軍運輸船團原本一共170艘各型運輸船,但在經歷了柔佛水道之戰及第二次新南安灣之戰後,連續損失了72艘運輸船,剩下的98艘中有13艘按計劃返回錫蘭運輸後續物資,另有6艘受損運輸船也先後撤往錫蘭維修,最後79艘中有8艘撤回馬六甲港停泊、以便威懾柔佛軍隊不要捲土重來,所以在荷軍撤退命令下達前,尚有71艘運輸船停泊在龍牙門島近海海域----而運輸船爭先恐後的逃跑,也影響了部分聯合東印度公司名下的武裝商船,以至於等到荷軍真正開始實施陸師撤退計劃時,原本負責提供掩護的武裝商船中至少有8艘,已經不知去向了。
心裡罵娘的荷軍第3艦隊指揮官們最終還是忍住了丟下運輸船和陸軍不管的想法,率着剩下的32艘“戰船”在巴淡島與馬來半島最南端的邊佳蘭漁港之間海域布設了警戒線,籍此警戒和阻止明軍可能發動的全面攻擊----所以,荷軍對經由新南安灣北口出擊的明軍編隊實施圍攻只是再理論上存在可能,實際技術上的無法實現的,也因此,某種意義上,潘龍和是過於擔心了;但你也不能說潘龍和的擔心不對,畢竟未戰先要考慮失敗的可能。